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统群工作>>团建阵地>>旗正飘飘>>文章内容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第十八周升旗仪式
发布时间:2017-06-19   点击:1250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婷

 

承办:高一(9)班团支部

时间:2017612

参与人员: 主持人:马添毅   团支部介绍:徐希瑶  发言人:王佳滢 吕贝克

            旗手:刘雨炳     护旗手:吴双桐  查欣妍  

团支部介绍:

“亮我旗帜,铸我班魂;高一九班,勇往直前!”我们的口号掷地有声,步履铿锵有力。挥起鲜亮的旗帜,九班,在年轻的战场上挥斥方遒。我们心向远方,无惧风雨,以坚定的信念,凝汇成刚毅的班魂!

这一年时光里,我们始终携手共进,一同品味酸甜悲喜;我们未曾轻言放弃,一路并肩披荆斩棘。面朝未来,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高一九班。

国旗下讲话稿:

愿饮水思源 滴水成涌泉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愿饮水思源 滴水成涌泉。

面对节水这一话题,不得不提到那些也许大家都已耳熟能详的数据:地球上水总量约为14.5亿立方千米,其中却仅有2.5%可以被直接开发,这渺小的2.5%中,又只有13%的水能够被人类直接开发。放眼世界上那一条条运河,一座座水库,看看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无一不是对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协调。可尽管如此,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日益紧缺的储备,这些努力并不足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常常被无情地浪费挥霍。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

我们与水,从未遥远过。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文化的一部分寄托。那一声声对水最诚挚的礼赞,曾是中华大地农业文明的主旋律。也许,工业文明的席卷和颠覆,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人与水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更因为地理条件的关系,水资源的相对富足使我们缺少了那一份对水最惊心动魄的记忆。据调查,我校2016年用水总量11.238万立方米,生均用水量148.8每人每天。而据有关规定中学的人均用水限额应当为:住宿生人均每日120,走读生人均每日50。即使全部按照住宿生的标准来算,按一年上课有效天数200天计,仅仅一个学校,一年内就浪费了10800000(一千余万升水),这,想必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吧。

  难道是我们真的不知节水吗?我想不是的,是我们在漫长的时间中选择了懒惰和疏忽。也许有意,也许无意,我们忽略了角落里滴水的龙头,忽略了漏水的抽水马桶,甚至忽略了水壶中隔夜剩下的水和瓶中剩下的饮料。我们并非不知水的宝贵,而是在不良的习惯中让那一滴滴水汇成流,匆匆流走。我们并非不知节水的重要,而是在疏忽与松懈中轻易地放弃了。我们并非不知道,更并非做不到,而是潜意识中的懒惰,挡住了我们的步伐。下面,请听听来自美国奥斯汀的交流生的Arrash的分享。

 不同的文化和国家形态,有着相似的追寻。我国《水法》指出,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世界各国也都规定,水是公共财产。因此,人人都应当具有公水意识。人人都应爱护水,节约用水,反对污染水,浪费水。法律的目的是引领,是约束。具体到生活中,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细节。节水是一件繁琐但必要的工作,需要我们以长久的耐心和不懈的努力去保持。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节水很难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的影响却能润物细无声。这就如同一天天的积攒零钱,最后也会汇成一笔可观的数目。多少事,关键都在持之以恒,节水也不例外。

停止高喊那些口号吧,因为节水实在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抽水马桶中放一块砖,每天节约2L水。关掉那些滴水的龙头,每天节约2L水。用淋浴代替浴缸,用静态水代替流动水洗碗。简简单单的行动,汇聚的是每个人坚定的意念和节水的决心。愿生活中人人饮水思源,滴水终能汇成涌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