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高三(5)班团支部
时间:2016年10月17日
参与人员:王智娴 王潇潇 杨帆 陈曦
旗手护旗手介绍
旗手: 顾安澜
每节课前那一声响亮的“起立!”都来自于他,我们的副班长——顾安澜。
安澜者,水波不惊。
一声“安静”,平复自习课大小波澜。
于学业,潜心钻研,乐于助人。从未浮躁骄傲亦从未受挫气馁。他以敏捷的思维、完美的口才征服全班同学和老师。
于生活,热爱运动和唱歌,拥有堪称天籁的完美嗓音。你可以在课间听见他有如清风的哼唱,你也可以在操场上发现他锻炼的身影。
他是顾安澜,我们的副班长,亦友亦师。
护旗手: 李海诺
海与诺代表着博大与沉稳,但他也同时散发着幽默气息。要说他喜欢些什么:其一是飞机,每逢周日或放假,他总是要画一张惟妙惟肖的飞机模型来表达自己的热爱,小到枪械大到飞船总是样样精通。其二便是健身,每天晚自习后都能看到他在操场上挥汗如雨挥洒青春。身为体委,他代表的是五班团结向上、勇于拼搏的意志。
他,就是李海诺。
护旗手: 李子蹊
她是一个普通的班长。既管理着班级,又服务于班级。种种琐事,日复一日,她一丝不苟地做好。勤勤恳恳、常带微笑地面对一切事情。
处理班级事务如此,待人接物也是如此。平时的她文文静静,和大家的关系非常融洽。同学有困难,她一定认真倾听,倾力相助。她仿佛是一杯白水,清澈恬静。她守得住平淡,又耐得住繁华,五班有她,幸甚至哉。
这就是我们的班长李子蹊。
国旗下讲话稿:
传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向我们展现了世世代代不懈传承的修复师们,与文物穿越时空进行对话。一道宫门,两重世界,文物的新生借助的是延续千年的技法。那些斑驳的字画、无法使用的钟表重又焕发出昔日的光彩,我们看到的是区别于现代上班族的手艺人的执着与从容,是区别于现代工业制造的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民间工艺。可惜三集纪录片所限,它不能诉说传承一种手艺需付出一个人一生中多少心血,也不能道出这些技艺如今身陷怎样的囹圄甚至已然消亡。
木板水印作为中国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和层次,既可用于创作体现自身特点,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中国字画,以完全的意蕴保留远胜现代油墨印刷。但由于这项技艺始终基于手工进行,且纯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继承和发展,这让我们担忧:印染出的花鸟鱼虫会不会随着老一辈技师与画工的作古而一同彻底沉默在不远的将来?
除了木板水印,宣城的制笔工艺亦是岌岌可危。市场上虽有各色宣笔,却鱼龙混杂。或粗制滥造,或以次充好,令人忧虑。宣笔制作,由于生物多样性减少而原料匮乏,由于技艺繁复而后继无人,只有寥寥几位手艺人兀自驻守在回徽州山里的古巷深处,似笔尖藏锋不露,似笔杆端正耿直。
此外,远至徽墨、西安鼓乐,近至苏州评弹,常州吟诵,这些老一辈人熟悉的日常在消逝,更多的,是走进了博物馆,走上了文化遗产的名录,成为了需要保护的对象,也成了被隔离的对象,这是传统文化走向倾颓的讯号。民间的艺术文化真正需要的是人的滋养,它们应当在百姓家、在阳光下,携历史的气韵融入你我的日常。当中国人的生活中充满了传统艺术,手艺人就不会成为一类特殊群体,所有人都能体会传统艺术带来的享受或慰藉,这样的时代不比紧急保护手艺人的时代更值得讴歌吗?
人们的关注,是传承的开始,正有一些年轻人走向濒临危亡的领域肩负起传承的责任,因此我们看到了希望。但传承不可能一蹴而就,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其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共同创造优良的传承环境,兼顾原料人才市场,传统技艺的自身也需在传递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迎合新时代的价值取向,着眼于“人”的抢救保护,落脚于“艺”的发扬光大,从而让传统艺术重获新生。
作为中国人,我们自身也需要民间艺术的熏陶。如清末文人龚自珍说:“灭其国不如灭其史”,可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民间艺术带来的不仅是美的认识,更具意义的是其中传递的民族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民间技艺是典籍之外的一支活态文化,承载了民族的造物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生动表征,是民族乡愁的载体。
在众多民间技艺逐渐失传的大流中,常州梳篦成为了独树一帜的传承典范。常州梳篦制作技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州市有关部门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对常州梳篦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普查工作;全面收集、购买散失在民间的明清、民国及20世纪50年代著名老艺人制作的常州梳篦精品;创办"常州梳篦工艺技艺传授班",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建立集资料汇总、精品陈列、工艺演示、理论研究于一体的常州梳篦博物馆等。
在场的同学志向各异,有人愿意投身军事国防,有人立志经济济世,但不管你身处何方,身赴何事,对于古老的匠心精神,都可以转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执着,踏实和精益求精。
俢文物,修理心灵的旁枝,留存纯真的自我。传承,延续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坚定中国人自古积淀下的民族精神。让我们了解、关注民间工艺,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为建设精神文明家园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们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旗手护旗手升旗体验:
顾安澜:
这是我第一次升旗,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地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想到我们的祖国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富强,真实好高兴啊!但紧接着我又想到一件事,就是国旗为什么会用摇柄升上去,国旗代表的是全体中国人民。这个国家是通过人民一点一点地托起的,这样一个艰苦的过程竟然用摇柄完成,有些不妥。
李子蹊:
从小到大,我们仰望着国旗。国旗象征着国家,是不容侵犯的神圣,是至高无上的伟大。今天能以共青团员的身份成为一名护旗手,我倍感荣幸。午八点五十五分,提前抵达升旗台。整装立正,与国旗一同等候升旗仪式的到来。九点十五分,升旗仪式正式开始。国歌响起,壮美如诗的红旗被抛向金色的阳光,在全校师生庄严注目下冉冉上升。此时此刻热血沸腾,我为国家富强而骄傲,我坚定信念要报效祖国。一日为护旗手,将永日铭记今天的光荣。我会以此激励自己,不懈奋斗,为国争光。
李海诺:
从小学到高中,这是我第一次升旗,心情还是非常激动的。本来我觉得我不该紧张,在主席台上讲话的同学才会紧张。但是在升旗过程中,腿还是有点小小的发抖。在把国旗抛出的时候心中顿时产生了一种庄严的自豪感。鲜红的国旗和蓝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出了国家的向上与强大,也让我心中对未来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