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苡人,高二(9)班班长,学生会学习部部长。
拥有对语言与生俱来的好感与天赋,出生八个月起就开始用声音感知生活,用文字反馈世界。陶醉于布罗斯基天籁般徐缓而来的诵读,激荡起自身对表达的热爱,对音律的执着。小时候在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中崭露头角,13岁通过公共等级英语四级,曾荣获2010CCTV杯“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进入省常中来,投身于MUN中的纵横捭阖、时尚华丽,并在利益、智慧、语言、性格相博弈的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上获“THE BEST DOCUMENT”。在校门内外、舞台上下的迁徙中,渐渐收获对学校、对家庭、对班级衷心的挚爱,追求帕斯一般感性的睿智与人文主义的气节。
有趣的是,我出生在一个纯工科家庭(由我向上追溯三代皆是)。对理化的热爱似乎是天然习得。文学艺术、潮流时尚是保持生命活力的调剂品,真正植根于骨髓的是家庭文化中对学术的痴迷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在父母的鼓励下,考进“交大班”,与一堆实用主义的器械、公式相搏斗,其乐无穷。
相信“杰出”应该属于一群拥有亮烈个性、出类拔萃,又能平和地融入同学、彼此扶持的人。一个杰出学生的背后至少要有一个班级的依托。所以曾经策划导演班级诗朗诵,组织筹划主持联合班会,多次为班撰稿;担当学生会学习部部长,一厢情愿地把自己变成“准HR”,貌似专业地面试招新;也会心甘情愿地做班级排球比赛的替补,拔河时亢奋的围观者,高考时把校长拦住的志愿者,不擅长安慰只能笨拙地自嘲让人莞尔一笑的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王苡人,欢迎诸位求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