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团委>>每周一星>>文章内容
马亦欣 09级8班
发布时间:2010-12-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珏

 

我是高二(8)班马亦欣。
熟悉我的很多人会叫我小马哥。关于这名字的由来,是有段说头的。最早是我高一所在班级的同学的一时戏称,但于我来说,这是一种馈赠,或者说荣幸。
可能在此之前,你从未发现过你也许有学习之外某方面的天赋,从未发现过你对于“集体”这个单位的重要性和归属感。而当你偶然进入一个特定的环境,结识一群特别的人时,才突然发现这些压抑在学业负担下的潜力和情感对于你的价值。很幸运,进入省常中的第一个班级就帮助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那个时候在高一(13)班,无疑是跌宕激情的一年。我开始接触起“导演”这个角色,比如在诗朗诵比赛、英语金曲大赛、服装秀中,起初是作为副班长的必须工作,后来,这就成了一种责任,习惯,以及享受,但最重要的,也是“导演”这个角色给我最大的收获,或者说是最大的吸引,是他与演员以及幕后群众、班级力量之间建立的默契。我站在台下冲台上所有演员提出要求时,所得到的听从、赞同、信任,让我前所未有的发觉自己的分量。付出是相互的,收获也是,我用尽全力让演员以最美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他们给予我的也是不同于任何“三好生”称号的荣耀。英语金曲大赛前一天的早上,我在班上做过一次动员:还有一天比赛了,但是还需要很多很多的礼品盒作为道具。于是中午回教室时,教室后面就堆了73个由大大小小的废旧纸盒,加以手工包装的包装纸所做成的礼品盒。在演员去排练时,教室里剩下来的同学就千方百计找到各种纸盒,一个一个亲手包装起来。你不曾想过你可以有多少感染力,有多少煽动力,但是热情、执着这东西足以传递,我用一位节目参与者的姿态向全班请求,得到的是他们的证明: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摩擦、争论在所难免,但一切美好的绽放都是在摩擦中擦出火花,一次次火花也将信任锤炼的坚不可摧。
他们说“谢谢你,小马哥”,“加油,小马哥”,“好样的,小马哥”,“小马哥是大导演!”。由起初几位好友的戏称演变成全班大多数人自然而然的称呼,“小马哥”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信任、一种期望,是高中所给予我的重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