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走近省中>>媒体报道>>文章内容
省常中校长张耀奇有意推荐“偏才” 更重能力
发布时间:2011-10-13   点击:385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高平

 

        11日晚上,获得北大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资质中学及其校长名单,开始在北大招生网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北大这一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招生模式逐年扩大,此次全国有211所中学的校长获得“推荐制”资质,推荐学生总额为260名,相比2011年又增加了50个名额。
        公示表上,省常中是我市唯一上榜的,这也是该校连续第3年获得推荐资格,今年仍有1个推荐名额。
        而最令考生惊喜的是,北大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优惠政策跳跃式升级,面试合格者可降至当地一本线录取。
        校长表示,如有“偏才”会考虑推荐
        从往年来看,获得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学生,无一例外是综合素质全面的全才。其实,校长们的心情也能理解,毕竟推荐生还要参加高考,若成绩不理想不仅浪费了名额,还影响了学校声誉,所以推荐时抱“求稳”心态。
        2012年,高考成绩门槛降低后,“偏才”们会有机会吗,校长们推荐时会不会更“大胆”一些?对此,省常中校长张耀奇表示,偏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他同时表示,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对于省中而言,也是培养人才的一项改革,如果确有学生在某一门学科有特长,还是会考虑推荐的。
        在推荐形式上,2010年是“校长说了算”,2011年发展为“3名候选人现场PK,评审团选出最佳人选,再向校长推荐”,2012年又会怎样?张耀奇称,目前还没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生怎么产生,仍会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一旦资格获得认定,整个推荐过程将确保公开公平!”
        此前,省常中推荐的黄超然、田聃都非偏才
        2010年的黄超然,到2011年的田聃,省常中这两名获得“校长推荐上北大”的学生,中学阶段都是校园“风云人物”,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在省常中首届杰出学生评选中,黄超然同学最终以“票王”身份成为了校园十佳杰出学生,她还是常州市2009教育年度人物。现读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的她,成绩一如既往突出。
        今年高考,田聃以409分的高分,名列全省理科前60名,而他那句“有事找田聃”的广告语更是风靡校园。校长张耀奇的推荐理由是:田聃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思想独到深刻,综合素质出色,他还是一个有爱心、有热度、有担当的,懂得快乐生活、幸福生活的学生。
        昨天中午,田聃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一个多月的大学生活很忙碌很充实。他目前就读于北大元培学院,主攻经济学、兼修信息科学,还成功竞选了班级团支书一职。
        首次要求推荐生成绩排名年级前5%,面试通过的过一本线即可上北大
        据了解,加上新增的如皋中学和盐城景山中学,今年江苏共有18所中学获得推荐资质,每所学校各一个推荐名额。作为常州地区的唯一代表,省常中已是第3年获得推荐资质。
        被推荐学生的条件,今年又有所变化,除了“具备发展潜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全面,学科特长突出”之外,还首次要求“基础学业成绩位居(评估)全年级5%以内(文理理科分列),不过,这个标准对“特长禀赋者”可适当放宽。此外,招生细则还强调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孝敬父母的不得推荐。
        北大对2012年推荐生的优惠力度空前:面试合格者,只要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线,就可被录取。而往年,这一优惠幅度在北大当地录取线下30分。另外,2012年对于面试未通过的考生,经进一步考核合格后可在高考录取时享受30分的“照顾分”。
北大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推荐生高考成绩门槛放低,就是想传递一个信息:高考分数不是最重要和唯一的,当你具备了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后,关键是看你的综合素质如何,有没有突出的特点,是否具备发展潜能等。对于人才培养来说,这些因素远比高考分数更为重要。 (刘高平 毛翠娥)
(《常州晚报》2011/10/13 A2版)当日版面链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