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诗的,还有高中生
季浩然和李悦同在省常中高一(10)班,又同住一个宿舍,写诗是俩人的共同爱好,跟赵莹和丁芸尔一样,也是一个写现代诗,一个写古诗。
季浩然在同学眼里就是一诗人,在班里搞过个人诗歌朗诵专场,参加过学校的诗歌比赛,写的诗也经常在同学们中间流传。
季浩然写诗也有好几年了,初二那年,在父母的督促下,他把自己写的100多首诗集总起来,输入电脑,并打印成了一本诗集。不过做诗集的目的不是为了投稿,而是他“总是不自觉地在草稿纸上写,最后很多诗就被当成废纸扔掉了,集结成册是为了便于保存”。
现在读高中了,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有没有想过投稿出诗集呢?季浩然的回答令人有点意外:“出诗集?没意思,写诗是个人的事,没有共同经历的人不会理解我写诗时的感情,我也不愿意为了考虑别人的阅读习惯,改变自己的写作内容和风格。”
李悦:写诗是追求内心宁静的过程
李悦最喜欢写古风,总是苦思冥想几个小时,洋洋洒洒几百字。他说,他对写诗的兴趣源于对古诗、古代散文的喜爱。“小学时学古诗,自己就试着写,还带有点玩的性质,写得好了,让周围的同学都惊叹一下,自己小小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李悦说得很实在。
但是真正让他爱上写诗的,还是诗歌带给来的内心的宁静。“有时候很烦躁,对纷纷扰扰、追名逐利的周遭感到十分厌倦,很想远离尘嚣,追求禅境、诗歌中的意境,而写诗,恰好可以让我得到满足。心一下子就静下来了。”
李荔
写诗之外,多读读哲学吧
欧阳林/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有一批中学生喜欢写诗,他们有时候在随笔中写,有时候把诗附在作文后面,有时候作文本身就带有诗味。作为语文老师,对此我们是鼓励的。在年少时爱上写诗,很多人都经历过吧,这是写诗的年龄,也是做梦的年龄。我在高中时也曾迷上过写诗填词,那个时候越是功课繁忙,越是有创作的激情。但随着人的成长,渐渐被现实生活所限,心灵的空间变小了,写诗的心情渐渐没有了——诗的情境,是需要跟现实拉开距离的,而我们都与现实太接近了。
读学生的现代诗,有时感觉很头大,可能是本身对现代诗不太感冒吧,而且如果不能够感同身受,对诗的内涵理解起来也会有困难,因此我很多时候很难给学生的诗歌做出评价。热衷于写现代诗的同学,我建议你们在写诗之外,多花点时间用心去观察这个世界,开拓眼界,同时可以读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深刻,让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之外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写古诗也是类似的。良好的古文功底是不可缺少的,这主要来自于平时的阅读积累;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深度的思考,诗歌仅有状物写景叙事,而缺乏作者的价值评价,是缺乏生命力的。
在学生诗歌写作能力的培养方面,学校能给予的并不多。在省中,除了高一的原创诗歌朗诵比赛和秋白文学社的诗歌专题研讨之外,与诗歌有关的也就是语文课上对诗词的赏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会理解和鉴赏诗词,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提高写诗水平。
(《常州晚报》2010/7/15 B11版)
红楼(节选)
李悦
读罢红楼,思绪万千,感慨颇多,偶成一古风,狗尾续貂,虽拙言稚语,诚望聊表喜爱之情:
情天孽海风流史,满纸辛酸荒唐言。
皆由玩石思凡心,苦失僧道入人间。
前世欠下风月债,绛珠今日以泪还。
金陵正副十二钗,纷纷下界随姻缘。
可叹姻缘天注定,堪悲痴情有谁怜。
宝玉生衔一宝玉,此余浊物青埂山。
空有标致风流体,古今不肖最愚玩。
温柔乡中千般好,女儿国里自心欢。
指迷金钗游仙境,曲演红楼迷警幻。
通灵子弟不灵通,难解天机知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