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教育科研>>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图文]收获硕果,播下新苗
发布时间:2012-09-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冯健

 

——记我校省规划课题报告会
9月24日下午,在我校八号楼509会议室举行了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实验——生物学习方式研究》结题暨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大文科视域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研究》开题报告会。市教研室龚国胜主任、张小亚主任、李令勇老师及学校曹新跃副校长、师发处冯健老师和两个课题组的相关成员参加了会议。
首先由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负责人周雪峰老师做结题报告,他分别从核心概念及界定、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内容及重点、研究思路、过程与方法、研究成果与专业发展成就、研究反思与展望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教研室专家在认真听取了课题结题报告后,针对该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张小亚主任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做的课题,因为生物实验教学的推进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生物组全体老师能迎难而上,勇气可嘉;这个课题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它根植于省常中学生群体,具有鲜明的校本意义;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十分扎实,团队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都能紧紧围绕课题协同研究;同时,课题主持人能以此课题为切入点成功申报江苏省生物课程基地更是不易!张主任还希望后续能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实验活动以及有关实验的研究性学习,由对“教”的研究转为“学”研究为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以及生物学学习努力。
教研室龚国胜主任和李令勇老师也分别从课题研究的角度给予了具体的指导。龚主任认为:该课题从“教”的角度出发研究,涉及了很多模式,对实验教学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希望能对不同模式的来源陈述的更加充分、清晰。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是由政治组向永知老师做《大文科视域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研究》的开题报告。向老师阐述了课题的设计过程,研究的目的、意义、过程、方法。此课题的实验周期为三年,涉及了语、英、政、史、地五门学科的不同教师,他们将通过理论学习、行动研究,围绕“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内容,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尝试。
向老师发言过后,教研室的三位专家评价:这是一个原发性的、校本性课题,体现了学校的真正的研究,这样的课题富有生命力!这个课题报告研究思路清晰,预设的研究成果丰富。而且该课题是由五个学科相互通融的角度来界定大文科,超越了具体的学科研究,研究的难度也十分巨大。如果能分别构建出教的模型和学的模型的话,将更有推广价值!同时他们又认为:这个课题的落脚点应该是在课堂、在实践,因此课题组老师们首先应理出问题意识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次考虑目前课程中的教学、学习究竟有哪些因素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第三要认清根据这些因素,我们的策略是什么?只有经过这样的诊断、实践、再抽象的一轮轮的研究,才有可能达成本课题的核心目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专家们的指导给大家指明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课题研究的内涵。
通过开展本次课题报告会,课题组成员们切磋了课题实验方法,交流了课题实验经验,展示课题实验成果,分享了课题实验收获,不失为课题组成员的一次极佳的学习、交流机会,很好地促进了我校各级课题研究的进程!














教师发展处     冯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