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科建设>>四校交流>>文章内容
[图文]校庆公开课:“教”是为了“学”!
发布时间:2009-12-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高平

“今天的两节语文课都很本色,同时又有特色,一节课启迪了“比较”思维,一节课始终关注了学生问题的解决。”在听完我校张明、程代军的两节文言文教学课后,苏州中学的语文教研组长戴苏伟如是评价。124日,学校开了23堂校庆公开课,来自全市及宿迁、淮安、南京、无锡等周边地区学校的近500位老师参与听课交流。

上完一二两节课后,学校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评课、议课。学校将这次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定为“资优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省常中的统领课题。学校认为只有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能力的增强,才能带来学习品位的提升和学生个性的培育,因此教师的“教”必须指向学生的“学”,以学定教。

翟宏老师就将地理课上到了网络教室。他这堂课的课题是“月地受热差异的探究及对月球基地的构想”。在评课者看来,“对于探究性的课题,网络更能体现它额外的价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合,自主探究,组内合作,教师从旁协作,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就是最大的成功。”年轻的董焱老师上高二英语拓展阅读课,阅读材料的主题是“笑和幽默与人体健康”, 特别寻找了大量班级学生的生活照片作为教学材料,使得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最让我感动的是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市教研员宋德龙说。而苏州中学的老师则对省常中的学生们欣赏有加,“常中的学生单纯爽朗,愿意分享、交流,常中的老师真幸福。”

    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公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是我校坚持多年的一个传统。而传统中总包含着“新意”和“创造”,学校的AP课程、游泳课程、武术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等特色课程在这次开课中闪亮登场;信息技术课尝试走班教学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兴趣,师生互动更加充分;生物细胞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上到数码实验室,让听课者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实际上学校的生物课开学至今基本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而这些似乎不是主课的课程如今都成了“香饽饽’,学生们都说“有用”、“带劲”。市语文教研员周於在观课后说,“我感觉省常中围绕他们‘培养具有健康生命、理性精神、主动发展的杰出公民’的办学使命正在追求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文化和教学风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