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科建设>>NOIP2010专栏>>文章内容
常州晚报报道“跨过高三上大学”
发布时间:2010-1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涛

省常中5名高二生要读大学了

 已提前被北大、复旦、上海交大预录取
 
福州参赛获佳绩,5名学生提前被名校录取

(前排从左到右依次为吴卓杰,高曙阳,陈凯斐;后排从左到右依次为袁洋,戎术)


  本报讯 没有读高三,省常中5名高二学生,提前被北大、复旦、上海交大预录取,昨天记者在该校了解到,这5名学生都是在第24届全国信息学奥赛中创下佳绩,被相关高校的招生人员现场录取的。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07)于上月初在福建省福州一中结束,省常中高二年级的袁洋、吴卓杰、戎术3位同学,在来自全国各地的160余名程序设计高手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第25名、第26名、第32名的优异成绩,摘取了3枚银牌。3名选手出色的表现,吸引了来比赛现场选才的全国著名高校的“伯乐”,比赛成绩下午刚公布,高校的招生人员和负责大学生程序竞赛的教授,就对相中的选手进行了现场面试,经面试,袁洋同学拿到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预录取通知书,吴卓杰和戎术两位同学则选择了提前一年去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就读。
  而作为夏令营选手,该校的陈凯斐和高曙阳2位同学,在与省队选手的同场竞技中表现得同样出色,分别获得了相当于金牌和银牌的成绩,最终取得提前一年保送复旦大学的资格。目前,除录取北大的袁洋还在省中自修,想要冲击下月举行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拿下佳绩,以申请进入北大的数学系,其余4名学生已到大学报到。
  据省常中信息学奥赛金牌教练曹文介绍,“预录取”即高校对还在高二阶段的学生发出了预约录取的通知书,北大清华的“预录取”一般不提前入学,而是等到高三之后,复旦与上海交大的学生则是提前进入了高校,这些学生的选拔,一所高校在全国的名额一般不超过10名,被选入的学生,进大学后即成为高校参加ACM(世界大学生程序设计比赛)选手,参加世界知名大学都参加的此项比赛。
  省常中早在2003年就有学生被“预录取”,今年创下人数之最,达到了5名。          
(王芳)(常州晚报2007年报道)

 

听“预录取”学生讲他们的故事


 跨过高三读大学,这些预录取的学生高中生活是不是比常人苦得多?跨过高三读大学,刚刚走进高校,大学“新鲜人”又有哪些感受,而省中最早提前录取进大学的学长,已读大四了,现在发展得怎样?4年后再回首,怎么看待自己少读了一年高三?记者与这些学子进行了交流。

  1

  写程序的快感,就像写一篇得意之作

  讲述人:袁洋(预录取北大,目前尚在母校省中备战数学竞赛)

  瘦瘦高高的袁洋说,自己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信息学,初中更是拿过两个一等奖。高一与高二他两次考入省队,选拔要停课练习,且选拔上了还要停课,向来对他放心的父母此时都不免担忧,落下这么多课,万一出不了成绩,考大学受影响怎么办。袁洋说,他是太喜欢编程了,写程序的快感让他忽略了高考,全力投入让他一下摘取了全省第一。写程序每天至少要练一题,一题要花两小时。从去年暑假到现在,他在专门的网站上做了700道题,那都是大学生选手练的网站,题目都是英文的,喜欢写程序,让袁洋不能满足于做中文的题目,他选择英文题,自然他对英语下了不少功夫。

  袁洋给记者举常见的题目,给你一张地图,上面有工人与要修理的机器,工人在不同地方,要修理的机器也在不同的地方,哪些先修,哪些晚修,写一个程序将损失减到最少;还有,下五子棋,怎样在20步之内必胜,写出你的程序。写程序的快感在哪里,袁洋说,它与做数学题不同,数学解难题过程很痛苦,做出来之后有快感,而写程序不同,其中每一步都有你自己的风格,体现你自己的想法,所以每一步都有快感。这种快感类似于写文章,一篇得意之作,倾注了你内心的感受,你实在割舍不掉其中哪一段的快感。

  尽管落下的课能很快捡起,袁洋笑称自己是“半文盲”,他觉得高中的其他学科自己学得太快了,现在是一个回味的时候,而母校给了我一个好的氛围,要冲北大数学系,也是受了已然保送进北大的母校学长的影响。

  2

  越过高三,提前成为大学“新鲜人”

  讲述人:高曙阳(复旦预录取新生)、戎术(上海交大预录取新生)

  4名提前进大学的学子,复旦是8月25日报到的,上海交大则在9月上旬。昔日同窗还坐在高三的教室,高曙阳和戎术却是提前体验了大学生活。两人感叹:“大学的上课模式完全不同于高中”。

  大学的课堂百来个人一起上课,每天都要提前去教室抢座位。因为每个人选的课程不同,大学里都是走班制教学,而且老师也不会刻意地去点名,一切都要靠自觉;大学里的可支配时间多了,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少,大多数时间都要自己把握和控制。

  高曙阳说:“但自己感觉压力也大了,老师在上课时讲的东西要花比高中多很多的时间去消化和掌握,在完成课堂上作业的同时,课后还要自己花时间去钻研一些东西,否则很可能在下堂课上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

  戎术觉得:学习之外,大学与高中最大的不同在于独立。虽然我在高中时也曾住校,但每到周末就可以回家,因此在学校里遇到的问题,还是可以回家与父母商量解决。而大学不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必须靠自己,这包括许许多多生活中的琐碎和各种学习、人际关系上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大学中,我们被要求学会独立生活。

 3

   他们的大学之路与旁人有所不同

  讲述人:方琭俊(2003年被复旦预录取,现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

  这些昔日的学子离开母校后,一直与他们的恩师省常中信息学金牌教练曹文保持着联系,曹文老师说,作为大学主动挑走的选手,这批学生的大学之路与旁人有所不同,于是我们联系到了老生方琭俊。方琭俊是省常中最早因信息学奥赛成绩出色,读完高二,预录取进复旦的。

  方琭俊说,提前一年走进复旦校园,对我来说,其实是跳过了高三的重复复习,它让我在大学保持了更好的学习锐气。第一年时间我都用来准备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凭借在高中时训练比赛打下的良好基础和进入大学后的进一步钻研和锻炼,我和我的两个队友过关斩将,获得了ACM-ICPC亚洲赛区达卡分区的金牌,进而在当年的全球总决赛中取得了第6名(银牌)。这是在复旦历史上的最佳成绩,也是在历来所有亚洲队伍中的第二好的成绩。获得如此佳绩的我们得到了Google(谷哥)公司的邀请,到Google美国Mountain View总部参观一个星期。

  方琭俊说,由于在竞赛和学习上的优异表现,我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获得了赴香港科技大学交流一个学期的机会。我在那里体会到了全英文教学的气氛和国际化的文化气息,学会了更好地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人沟通。

  “现在,我正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在全球仅有的5个研究院之一,许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在此工作或者访问。作为一个本科生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一方面得益于在大学阶段的努力学习,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从高中阶段就打下的坚实的编程基础。”

最早被录取的方琭俊,现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

   

  周新生 王芳文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