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主题语境、聚焦思维品质、着眼生命成长
——记英语教研组校庆公开课
在111周年校庆之际,我校举办了以“‘大教育’引领下的品质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英语组金曦雯老师、许盈老师、南京第十三中学吕华兵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高品质英语课堂。来自全省众多兄弟学校的老师前来我校观摩、学习,阶梯教室座无虚席。
许盈老师以《知乎》推荐的2018年度书单导入,引人入胜,使学生在书单图片的冲击与许老师的巧妙设问中,快速理解关键词、进入阅读状态。在对文本“The Paradox of Choice”一文的处理中,许老师以文本框架入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与老师的娓娓道来之中将互动式课堂的特点表现地淋漓尽致。在读后产出环节,以建议信的形式完成了本次课堂任务。许老师用精美的PPT画面、流利的表达与精妙的设计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吕华兵老师以自身的选择经历开场,在与学生亲切的交谈中自然切入文本,用幽默的课堂指令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解读中,吕老师紧扣文本,将缜密的框架与文本逻辑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之中,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深入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当中,学习语言知识、挖掘文化内涵、提升语言能力,在短暂的课堂中增强了理解、分析与表达技能。
金曦雯老师用时下流行的朋友圈截图导入,创设了鲜活的主题情境,从评论者对拍照行为不同的看法出发,引导学生清晰表达观点,自然进入主题探究。金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紧密围绕how或why等思维高阶层面进行,并在生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逐步梳理作者观点,激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主动与文本对话及与作者对话的意识,创建了高效流畅的课堂。
课后,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常州市教科院英语教研员宋德龙老师对本次公开课做了精彩点评。宋老师首先对此次开课老师的设计与课堂呈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后从各位老师的设计与对文本的理解出发,以英语阅读课堂的要素及自己长期以来的思考为开课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最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学惠教授用精辟的言语描绘了对两节课的看法,表达了浓郁的赞赏之情。整体而言,三节课均立足于丰富的主题语境,在语言技能活动中充分聚焦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信息间的逻辑线条、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基于实践体验的创新表达,建立了语言活动与思维活动、情感活动的内在关联,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