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第二节课,技术组韩晓老师开设了“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全市公开课,共有20多位兄弟学校的老师全程听课,并在课后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评课研讨活动。评课研讨活动在我校现代化设施最完善的全自动实时录课室进行,整个活动被录课设备全程摄录,这也为提升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水平留下了宝贵资源。
研讨活动首先由韩晓老师针对自己上的课作了自我评价,重点阐述了上课的设计意图、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取舍,以及在上课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处理办法。比如:教材中对于图像的类型作了大篇幅的阐述,但在上课过程中一带而过,因为第二章讲文件的知识时已经全面阐述,这里不需要多谈。为了照顾整个课堂中的详略得当,对于位图和矢量图部分并未让同学们实践,而是教师简单展示。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普及型图像处理软件ACDSee的应用上,让同学们在初次接触这个软件后就能成为准专家,制作出精美的图像相册。
接下来由市一中、北郊、新桥、戚实中、五中等课教师发言,普遍反映韩老师上课重难点到位、交互性强,整个课堂联系学生实际需要,以相册为引导,促进学生自主产生目标驱动,从而围绕三个模块进行:照片修复、照片美化、进阶制作相册,层次分明,课堂富有新意,摒弃了惯用的PhotoShop专业软件,引入了ACDSee处理图像的便捷理念,不仅功能强大,而且简单实用;教学节奏紧凑、教学环节顺畅,语言表达精致;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师能及时展示学生的作品,最后还请学生总结在本堂课中学习到的知识,为整节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当然也有听课教师反映学生实践不够,建议分成两节课,可喜的是,马上又有教师发表看法,认为一节课已经可以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大多数同学已经制作出了比较漂亮的相册,这一来一去,使得更多的老师参与到研讨中来,使得整个研讨活动推向了高潮。
最后,教研组长虞老师针对韩老师准备上课、请同组老师听课、不断改进课堂设计、真正实施教学几个环节做了介绍和评价,他认为,如果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图像处理时简单介绍PS会感到对整课的教学完整性不足,在本节课中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要掌握相关知识点,又要提高技能修养,这些素养能力体现在了素材获取、图片查看、美化整合、应用展示,学会寻找不同图像的处理使用不同的工具等多个方面信息技术能力的自主性,也为后续走班继续学习高级技能ps作铺垫。并提出了新的研讨课题: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如何统整资源并加强学生的技能实践。
研讨活动紧张而热烈,参与的每位老师都感到受益匪浅,来听课的老师对我校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上的重视程度以及在现代化设施设备的大量投入方面都给出了高度评价。
(吴涛撰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