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图视新闻>>文章内容
让学校因我们的存在而更有品味——潘勤名班主任工作室第一次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2-1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衍标

12月26日,潘勤名班主任工作室在省常中8号楼509会议室举行第一次活动。活动室领衔人潘勤老师,活动室顾问张焕平副校长,活动室全体成员,省常中部分青年班主任老师以及部分工作室老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作为上届工作室优秀成员的王俊老师、张立老师做了专题发言。来自北郊高中的王俊老师以《德育媒介的选择》为题就“励志与利欲”“鸡汤与温泉”“跑道与跑到”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释。王老师认为,德育素材的选择宜离人近一点,离极端远一点;德育媒介的运用应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避免急功近利;班会课的开展最好用平凡好人的故事提升学生的境界,推动学生朝着“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发展。王老师还向参加活动的老师推荐了《人生的十字架》《行动承诺未来》等经典德育素材。来自省常中的张立老师以《“像树一样生长”——主题班会课的设计》为题向参加活动的老师介绍了她的一次主题班会。张老师通过精彩的PPT和自己制作的相关视频回顾了学生的阶段成长经历,提炼成长内容,提升成长境界。张老师强调“完善自我”比“打败别人”更能证明阐释成长的真正内涵和实际价值。张老师还给参加活动的老师提供了两份她的“每周提醒”。

接着,张焕平副校长做了专题报告。张校长结合卢新宁在2012年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怀疑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他说,思想内核趋散,精神操守式微,情感世界日趋荒芜的时代恰恰是德育的黄金时期。张校长重点阐述了六个“教育不该怎么样”:

一、教育不能只有“爱”。结合暑期省常中美国学生喝酒事件,张校长说,班主任就是非观念一定要向学生表明立场,你告诉他们什么是崇高,他们就会离猥琐远一点,你告诉他们什么是善良正直,他们就会离阴险狡诈远一点,你告诉他们理性主动,他们就会离冲动蛮干远一点。

二、不是学生喜欢就好。张校长结合雷夫老师的报告,一个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一定是在人格品质、专业素养、情感操守等方面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而非一味地去迎合学生的感性需求,用娱乐化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从而降低德育的格调。

三、教育不是竞争。竞争使教育异化。“完善自我”与“战胜他人”就是两种取向,前者培育的是理性思辨、团队协作、豁达乐观、责任担当,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年轻人的好胜心埋下罪恶的种子”。

四、江湖气不是豪气。张校长以常州一档电视节目中播出的高考前一天最后一节班会课上呈现的“老子天下第一”为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置至于一些班级口号中出现的一些匪气、霸气、土气的案例张校长强调,“理性的力量照样使人热血沸腾”。

五、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朋友关系。朋友关系强调的是人格的平等,而师生关系强调的教育责任。张校长就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以及不同气质的班主任如何把握适当距离给予指导。

六、活动的意义不在于评比。张校长转引余秋雨参观罗马广场时听到的话语告诉参加活动的班主任老师,“历史的光辉不需要灯光来制造光明”。张校长鼓励班主任们,工作要立足平时,着眼细节,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平凡生活中的事件,做一个有高远追求而又立足实际的行者。

张校长最后赠送给大家一句话:“让学校因我们的存在而更有品味。”

    最后,潘勤老师就研究课题做了分工,就后期工作室的运行做了整体部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