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在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之际,近百名2008年以来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和市杰出青年事迹入选者、提名者齐聚市行政中心,共同缅怀五四先驱光辉业绩,庆祝自己的节日——五四青年节。(14)班郭安琪同学,作为全市优秀青年代表之一,参加活动,并受到了市委副书记邹宏国、组织部长杭天珑、常务副市长俞志平等市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我校义工服务队队长高二
附:郭安琪事迹简介
郭安琪在校期间不仅学业优异,先后获得“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秋白奖学金”、“年级十佳杰出学生”、 2010年“ACT全国青少年英语大赛全国金奖”等称号,而且热心公益,关爱社会,用热情和智慧为学校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具体为:
2008年5月,为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积极组织和策划了常高中支援汶川地震救灾募捐活动,并作为此次活动的博客博主之一,在全校掀起了 “众志成城、爱心泉涌”的感动风暴。
2008年3月至今,该同学多次利用节假日时间,参加市义工联组织的“黄丝带—关爱智障儿童服务活动”、“红丝带—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助残礼仪培训活动”“纪念国际志愿者日的义演活动”“慰问福利院孤寡老人”等志愿者活动。并针对社会义工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模糊和薄弱环节,组织同学进行了为期近二年的调研,撰写了题为《常州市社会义工服务现状调研与思考》的报告,积极探讨如何将大家的爱心更有效地转化为帮助别人的力量。该调研报告不仅被学校评为“优胜课题”,在校《致远》杂志上刊登,并推荐为常州市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同时也切实有效地改进了义工服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受到市义工联的高度评价。
2009年暑假期间,该同学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夏季学院进行大学课程的修习,并于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当地的合唱团和儿童健康中心志愿者活动。返校后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做了有关哈佛之行的交流汇报,结合自己的经历,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常州义工联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9年12月28日,为更好地组织学校师生为社会弱士群体奉献爱心、提供帮助,该同学在市文明办、共青团、义工联以及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省常中组建了常州市首支未成年人义工服务队,并被任命为该义工服务队队长。此服务队旨在充分发挥高中生义工纪律性强、才艺水平高、活动时间稳定的特点,帮助他人的同时收获自我成长。目前,这支年轻的队伍已有注册义工43人,活动7次(包括义演、清扫、义卖等活动),每次均有20余人参与,每月定期活跃在常州城的各个服务角落。学生们在积极地参与活动和接触社会中,不仅增强了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建立了明确的是非观,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宽广、友善的高尚情怀,还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健康文明的社会做出了贡献。
2010年2月2日,在常州市2010年“青春 责任 理想”高中优秀学生干部论坛上,该同学带领义工服务队2位负责人,就“常州市首个未成年人服务队的成长经历”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倡议在座的学生干部也能将这份义工理念和精神带回各自学校,更好地承担高中生的社会责任。
目前,服务队还走在艰难的摸索之路上,该同学与指导老师及队员们一起努力完善各个环节,通过改进服务队的管理体制及操作模式等,努力为广大有爱心的高中生们搭建优良长久的义工服务平台。
除此以外,身为学校“模拟联合国”、“头脑奥林匹克”社团早期成员,该同学始终关注社团发展,以其热情与坚持,赢得了师生们的认可。
在校艺术节开幕式的组织策划中、在校科技节展示活动中、在完善校研究性学习评比活动中、在校史讲解的服务中、在美国哈佛大学夏季学院的学术交流会上。。。。,郭安琪及她的同学们用她们的努力,使得学校里原来由老师一手操办的活动事项渐渐都由学生们挑起了重任。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学生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发展,自主学习和提高的意识得到增强,师生合作、班班合作的现象日益增多,校园文化日趋多元化。
《扬子晚报》、《常州日报》也做过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