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高一科技节七——妙趣大连环
发布时间:2019-03-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不得不说科技节的同学们着实是大放光彩,凭借奇思妙想创作和组装的作品不仅美观,并且有着独特的主题,着实值得点赞。
我所参加的是妙趣大连环项目,项目要求至少设计五种不同原理的机关,在一定面积的方格中把乒乓球送入纸杯中。从设计之初的构想、定稿,到最后的修改和实践,可谓是波澜重重。由于实践的不确定性以及观点的大相径庭,讨论协商便成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当然,预想和实践到底还是有差距的,原本设计之初的构想逐渐被推翻,连接处对不准的问题即使在经过反复调试之后仍旧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以致到了正式展示时,每位队员的手心都因为紧张而出汗发白,心情像是刀板上待宰的羔羊一般惊慌。 “成功了!旁边一组传来了喜悦的欢呼声,周围的人群像开了闸的洪水一般疯狂涌到他们周围,由于过度的兴奋而磕碰牵连到了我们的装置,这无疑给原本就具有不确定因素的装置增加了难度。幸而同伴的积极帮忙,主动用身体帮我们围成了一道人墙,将我们的装置严密地保护了起来。更让人欣喜的是,对手班级的参赛同学主动帮我们调整装置,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最后的展示中仍旧有一些小瑕疵,但这次的项目不管是从设计、实践、还是展示我们都学到了许多,也深切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独木不成林,从汉字来看也足见团结协作的道理。最让人佩服的是,我们的队友在调试过程中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工作以保不出意外的那份专注与韧性,和没有一个人抱怨和放弃、团结一心、愈来愈用心的坚持。
所有参赛的同学,大家都是好样的!
——高一1
 
胡雨璇、刘云嘉、袁天笑,三个女生组成了我们班唯一一个纯由女生组成的组合。起初,只是三个对科技节怀着热情的姑娘们的一时脑热,组成了这样一个小团体。但是既然决定要参加这样一个活动,那就应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在出方案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比如说想象力和操作力不够等等,但是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看相关网站和从生活中获取灵感。
在装搭装置的时候,我们遇到了更大的困难。我们发现,当初我们设计的方案只关注了装置的美观,并且设置了很多会让评委觉得复杂而花里胡哨的环节,但是忽略了装置的可行性,这导致原本设计的很多环节是很难在现实里装搭出来。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胡雨璇的爸爸给我们提供了帮助,他指出我们做的回旋装置的问题所在,并强调了最后一步小球入杯所需的能量比我们想象的大。他的帮助让我们的进程回到正轨,也给了我们继续下去的信心。在装置的整体测试时,我们同样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是不断提升默契和凝聚力的我们一次次迎难而上,终于在320号晚上1923分,获得了第一次成功。
正式比赛是在322日的第四节课,在进入比赛场地看到别班的高级装置时,我们还是相当紧张的,后来还遇到了比赛教室没有电的突发情况(我们的装置的启动环节需要电),导致我们的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这给了我们更大的心理压力。但好在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指导老师,她不断安慰我们:外界条件的艰难不是我们的错,她当初参加投石机项目的时候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试错调整最终成功的。与此同时,她还给我们的最后环节提出了一些小建议。在多次调整后,我们的第二次尝试宣告成功,虽然效果略差,但是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小球入杯,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月以来努力的一种回报和一种宽慰吧。
魔幻的科技节,真的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是无穷大,因为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到了一种近乎崩溃的绝境,但不断的相互鼓励给我们以巨大力量。在我们比赛时,虽然我们小错不断,而且装置也不够美观,但是围观的同学并没有吝惜他们的称赞。也许正是有了身边这群可爱的人,才让我们坚持下来,顺利地展示了自己。
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未来值得回忆的经历。
——高一5胡雨璇、刘云嘉、袁天笑
 
 
在这次的科技节中,我和同学参加了“妙趣大连环”这一项目。
在设计初期,虽然我们的时间十分紧张,但我们还是想出了多个有趣的连环方案,并且各自开始了类似实验来验证可行性。在几天激烈的讨论,抛弃多个不可行方案后,我们定下了我们的设计蓝本。
在实际的搭建过程中,我们才知道了什么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例如,为了弄清楚传感器的工作方式,我们不仅画了电路图,而且一遍遍地用不同方法连接,并且记录下相应的现象。在不断的试误中,我们成功让传感器正常工作了。就这样跌跌撞撞,在比赛前才勉强完成了装置。
在比赛现场,我们麻烦不断。先是现场电路接触不良,关键时刻断路。在此绝境中,幸好有同学们的帮助,让危机顺利化解。“众志成城”,同学们帮助我们按稳装置,借来筷子改造装置,在数次调试后,成功将小球送入了杯中,圆满地完成了比赛。
团结就是力量,实践出真知。在这次科技节中,我们都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团结的感动。
高一6班 张曹旸
 
2019年3月22日星期五下午四点十五分,省常中科技节“妙趣大连环”项目在选修九教室拉开了帷幕。这是一个考验同学们学科知识、应用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团队配合的趣味性比赛。赛前准备时间很漫长,我们班的同学花了大量的自习课和中午对装置的每一部分一次次调试、更换、创新和组装,费了好一番心血,相信每个班的参赛选手都是如此。
赛前进行了抽签,我们班抽到了第11号,这个靠后的位置使我们有充分的时间调试装置,同时观摩各路高手的表演。十一班的创意连环让我们大开眼界,运用了物理学、化学知识还结合了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极具观赏性的同时也极其有意思,一次就大获成功,引来阵阵掌声。
我们班的装置准备相对不足了一些,但是符合比赛要求,使用的全部是废旧材料。虽然第一次的展示时有一定的失误,但在组员的不断更换材料、更换部件位置与调试角度下,在第二次展示时干脆利落地成功了,让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自己的辛苦终究没有白费。
   无论展示的效果如何,这都是每个参赛的小组心血的展现。或许比赛的名次有差异,但对于这个项目的热爱和对于科学的探索都值得肯定和点赞。所有参赛选手都是好样的!
——高一7班 张浩然
 
科技节已顺利落下帷幕,我们的大连环也圆满的结束。当多米诺骨牌最终全部倒下,小球落入杯中,所有的组员都如释重负,为成功鼓掌。
记得刚开始第一次尝试时,我们发现照着图纸的可实行度很低,因此删去了许多环节,经过反复实验,最终确定成品。每位组员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利用课余时间做各种器材,当别人在午睡时,牺牲自己的时间去练习。起初我们有很多地方无法连贯起来,但在组员给力的帮助下,我们克服了重重难关,当出现争议时,我们都各退一步,求同存异,联合起来,不断碰出智慧的火花。正如比赛时汤子怡的解说词那样:“这就象征全体九班同学,即使目标在遥远,也会努力去实现。”所以在多米诺骨牌造型上,我们修改再三,最终统一意见,摆成九班的“九”字,来体现全班同学强大的凝聚力。在此也要特别感谢周敬峰和候皓文同学,他们虽然一开始不是这个项目的组员,但也积极出谋划策,献出自己的力量,成为组中不可缺少的人。
最后,再次感谢全体大连环的组员,让我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一周。我们付出汗水,付出智慧,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相信我们九班会保持现在的冲劲和态度,愈战愈勇,不畏将来!
——高一9班 王敏骏 周子俊 汤子怡 杜子健 潘祥瑞 周宇飞 周敬峰 候皓文
 
 
在本次科技节活动中,我们班在妙趣大连环项目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规划意识
在动手制作前,一定要经过慎重考量,主要考察可行性与美观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刚开始制作时并没有完全想好如何搭建,像无头苍蝇般效率很低,但经过详细的计划就会使制作效率明显提升,比如该裁多长多宽的板子,用什么材料,在搭建杠杆时未考虑硬纸板的硬度问题。
二、合作意识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工作都丢给一个人,在这个项目中更是如此。有人搭建,有人设计有人美化,只有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做好这个项目。
三、责任意识
在搭建的过程中必定有感到枯燥的时候,或是思考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又或是做着繁重而又无趣的粘贴工作,这是支持你走下去的是责任意识,既然接了这个项目就要把它做好。有个小组成员一开始找借口不搭建,但后来经劝说,马上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积极参与。其实,责任意识不仅适用于这个科技节项目,学习上包括其他活动都需要这种意识。
                                      ——高一10班 赵奕钧
 
高一(11)班“妙趣大连环”项目在科技节现场展示中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关注,赢得了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赏。
我们班的展示主题为“科技点亮生活”,装置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科技的魅力。装置分为五个环节,分别为“国风”“探索”“自然”“环境”和“交通”。从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国画花鸟、科幻画、书法、风景画、中国地形、科技历史进程、现代传感技术、化学反应、磁悬浮技术、光电技术、现代机械技术等方面展示了自然之美、科技之妙。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提升了处理应急状况的能力和设计规划阶段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差错的预估能力,还培养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提前开始工作的重要性,超前的工作使我们在比赛前一周半就已经完成了全部任务,充裕的时间也让我们更好地优化了作品质量,11班许多同学的帮助与支持也是我们获得较好成果的关键因素。
在现场展示过程中,我们没有亲自启动装置,而是邀请了一位同学。当这位幸运的同学按下触摸板时,尽管整个联动装置早已经调试过二三十次,我们的眼睛还是不由自主地紧紧跟住装置上的每一处机关,生怕出现纰漏。当最后的乒乓球落入纸杯,全场响起雷鸣般掌声的时候,我们由衷地为自己、为11班感到骄傲。
——高一11班 倪嘉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