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神秘的纸牌承重,两节课的时光,匆匆流逝。
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场上的展示、评比虽两个小时不到,但是早在三周前,我们就已经开始了对这个项目的准备。纸牌承重?还要做成中空结构?刚接到任务与要求的同学们分外的慌张与厌烦,这么苛刻的条件怎么可能能做的出成果?但在隔壁选修教室的一次次讨论与试验中,头绪渐渐露出,而同班的热心同学不时的创意与独特的建议,更是让成果更加趋于完美。毫无疑问,小组成员之间的一次次讨论、试验和切磋,是对科技节的期待与重视,也是为了取得一份无愧于心的成绩!渐渐地,大致的模型被搭建出来,在承重的过程中,大家都不由从中获得了成就感,之前苛刻的要求似乎只是让我们的想法更加的富有创新感。在准备的过程中,那份热情与创意的碰撞,是那么闪耀与迷人;在想法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也对同伴有了更新的认识。
而展示过程中,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非妙趣大连坏莫属。高一11班富有中国风的展板与其硬核高端的装置相结合,立马吸引了场上所有人的眼球。而我们班在展示的过程中,两次因为触发的间断而不得不重新调整装置。令人可喜和感动的是,调节过程中不仅仅是参与活动三人的积极行动、同班同学的帮助,甚至是来自竞争对手的珍贵建议,竞争的高境界精神又一次显露了出来——比赛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大家的团结和努力,深刻铭记在心。
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创意的迸发,一次合作的贯彻。这次的科技节,将由大家所牢记!
——高一1班
在上周五刚结束的纸牌搭建比赛中,我们Drecm Team代表我们二班出征,喜得第一并打破校记录,为此全班同学都感到无比荣耀。
回首艰苦的准备过程,我觉得这个冠军是对我们最好的奖励。一个半月以来,我们多次试验,不断思考不同类型的结构,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然后大家一起再对其分析和讨论,比较不同结构的优缺点,同时做出实验品进行实际测试,经历了七个测试品的精良制作和精心尝试。
从一开始的超重超时,到后来的强标准化,再到后来无法突破承重120kg的极限,我们小组齐心协力,突破一个个难关,抓紧白天课间和午休时间写作业,使得晚自习有时间进行测试研究和充分讨论,使得我们常常做作业到深夜,但在第一名的目标驱动下,我们组内即使有分歧,每个人也能都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选择自己在团队中的最佳位置,手速快的人负责搭配件和组装,手速慢的人负责剪胶带和观察,在紧张的备战过程中大家达到空前的团结,使得团队工作效率达到最高。
最终我们取得了成功!Drecm Team——我们是一支有梦想就能实现的队伍!
——高一2班 刘歆喆储融
一张纸,两枚硬币,支撑五秒——这一串数据,在常人眼里也许根本算不上什么,但科技节中的“越高越好”项目,却让这些数据“活”了起来,让一场思维的碰撞在一张简简单单的白纸上展开。
最初听到“越高越好”这个项目的时候,有着五年头奥经验的我对其充满自信,立马与两位同伴组成小队,倾情投入研究。但是,研究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纸杆结构、“脚手架”结构相继被淘汰,我们的士气逐渐低落了下来,研究陷入了低谷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奶茶吸管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吸管能稳稳地立在桌面上,且两节吸管之间不会轻易被压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马上模仿吸管做出了理想的结构,果然效果斐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挑战用料量的问题,开动创意使结构变得更高更稳,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超越我们的预期。
比赛中,也许有些紧张,我们并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但凭借每个人的努力,我们最终还是获得了令我们满意的结果。冠军无疑是来之不易的,而我们所收获的不仅是动手能力,更多的是创造力和抗挫力,和迎难而上的精神。
——高一3班 任喆程
3月22日下午4:10,省中高一的全体同学如潮水般涌上了偌大的图文广场。原本空空如也的桌子上摆上了副副扑克牌,人流在一张张小小的桌子旁围聚。科技节项目“纸牌承重”终于开始了。
七班的同学起初有些摸不着头脑,在别的班已经纷纷动手时,才寻来自己的扑克牌,拆开纸盒,扑克牌在同学们手中翻转,设计一个火箭型的牌塔。大家联手,先是以三张牌为一个单位连接在一起,再层层叠加,搭成一个稳固的结构。同学们力争完美,连胶带都追求整齐的形状。经历漫长而又紧张的一个小时之后,“火箭”的雏形才初露锋芒。
与此同时,已经有几个迅速的班级已经开始了承重试验。九班首当其冲,创下了45kg的佳绩。二班紧随其后,颇有魄力,刚开始就选择25kg的杠铃片承重,大家凝神屏气,惊讶地发现纸牌还是稳稳地立在木板之下。没有犹豫,二班继续选择25kg的杠铃片,成功了!比赛还在继续,当累积到100kg时,人群中爆发出了掌声与欢呼。最终,二班把所有的杠铃片全部放上,共计160kg,以雷鸣的掌声潇洒谢幕。
终于到了我们班——七班。唐扬想先放一个25kg,没想到,纸牌竟有坍塌的趋势。见状,我们果断取下25kg,抱着稳中求胜的心态换上了5kg,果然,很稳!我们组最终以12.5kg的成绩告终。
这次比赛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次成绩的不理想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对验证装置的不了解,对纸牌模型的不充分预估……我们还有很多学习与进步的空间。
——高一7班 朱姝涵
本次科技节扑克牌承重活动中,我们班以承重165kg取得了和2班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离不开我们每个人对于此次活动的重视,以及各队员之间的积极配合。
赛前,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讨论组合方案并制作,每做出一个版本都要进行承重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方案。我们充分利用了大课间、体活课、自习课和周末时间,测试工具也从书到字典再到器材室的杠铃片,过程可谓是坎坷不断。压坏的承重结构有近十个,直到比赛前一个晚上猜最终确定最佳方案,在比赛当天中午最后进行了制作速度练习。
比赛当天,在班级其他同学的积极帮助和我们三人的默契配合下,做出了最后像“大炮”般的承重结构。最后的承重试验环节可谓惊心动魄,我们每放下一个杠铃片都是小心翼翼,动作轻微精准到了极点,林亦琪同学几乎是趴在地上观察承重结构的反应并及时提醒同学,张毅轩和王逸蒙同学搬到第三个杠铃片就已经满头大汗,那是全心投入沁出的汗珠。班里许多同学都来为我们加油,在大家的密切关注下,我们所做的结构成功承受起了所有杠铃片——165kg的重量,全场都为此欢呼不已。
这次纸牌承重比赛体现了我们默契的团队配合和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合作与探索之路不会停止。
——高一11班 陈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