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铄石天高,流金昼永,楚榭光风转蕙”。8月7日到11日,我校模拟政协社团出征上海,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在全国69所学校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在最终大会展示的8强席位,荣获“最佳提案”“最佳团队”“最佳展示”“最佳创意”等多个全国团体奖项以及“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个人风采”“最佳模拟记者”等多个个人奖项。
本届活动,模拟政协社团成员们带来的是《关于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提案》,经过三个阶段,历时三个月的调查、研究与准备。经历了校内展评、常州市展评,又在陈玫、宋菲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全国舞台上展示省常中学子的风采,同来自包括人大附中、衡水中学、杭二中等一众名校在内的69所学校的模拟政协团队展示、交流、评比。最终,从提案内容、调研展示,到模拟新闻发布会、分界别讨论,都获得了评委老师、参赛团队、各团队指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查阅文献,多方采访:博采众家之长
今年的课题相较以往,更具专业性。调查前期涉及到很多复杂概念与专业名词,如“医联体”“医共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政府购买服务”“门诊统筹”“规培”等等,如何厘清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成为横亘在社团成员面前的第一道障碍。同学们先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政策法规、新闻报道、论文点评等多方面文献两百多份进行交流讨论,仔细分析。又利用网络和同学的暑期游学旅行了解各地区和国外的社区医疗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辩证对待,分析利弊,结合国情提取可借鉴之处。在采访大医院医生、区卫计局、市卫计委、区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行业协会会长等多位专业人士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发展的现状与瓶颈。
实地走访:为求真相实情
为了不让提案变成镌空妄实,成员们大量地进行实地调查,发放上千份网络问卷,实地采访居民两百多人,走访二十多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访多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作为志愿者实地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全程跟随家庭医生上门随访,无论烈日或是暴雨,都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面对调查结果与官方数据的偏差,同学们在仔细分析论证了调查的科学性后,仍然选择保留原是调查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
“大换血”:只为问心无愧
7月17日,成员们采访了常州市社区医院协会会长、钟楼区政协常委孙泰陵先生,他对我们提出了新的建议,将提案缩小到“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对整个国家医疗资源配置深刻的阐述,孙会长将成员们对社区医疗的认识推向了全新的高度。面对着离全国展示已经不多的准备时间,是依旧选择做起来较为轻松的原提案?还是放弃前面十几天的大量成果?成员们的翻来覆去的权衡与抉择后,最终选择:转换方向,专门研究家庭医生,原先投注了大量精力的分级诊疗、用药等方面只能删减,兵分两路,一部分成员在学校收补充收集资料文献,重新设计、发放网络问卷,另一部分同学在三伏天外出实地采访。“最初决定要换的那几天的确非常难以割舍”,成员们在回忆起那几天时说道,“但真的是需要改变主题。”成员们选择用加倍的辛苦,让暑期活动不留遗憾。
四年中,我校模拟政协社团在陈玫老师的带领下逐步成为同学们提升能力、展示自我、交流合作、升华情感的优秀平台。而刘旭娇、王敏、宋菲等老师的参与,为这支队伍带来新的启发。愿省常中学子心中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种子,能在将来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愿省常中模拟政协的未来更加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