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教学研讨会暨第21届沪浙苏皖“新语文圆桌论坛”在我校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5-07-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语文组

 

7月17至18日,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教学研讨会暨第21届沪浙苏皖“新语文圆桌论坛”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以下简称“分指委”)、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沪浙苏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组委会主办,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承办,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协办。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著名专家及中小学校长纷纷莅临我校,参加了此次盛会。他们分别是分指委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董毓先生,分指委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玉女士,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江南大学教授吴格明先生,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师范大学林胜强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谷振诣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朱素梅教授等,我校史品南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袁湛江先生,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副总裁周远生先生、南京中华中学徐飞先生、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晓艳女士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一线教师500余人参加会议。

17日上午,我校史品南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介绍了该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独特的办学理念,表达对大会召开的热烈祝贺。开幕式后,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格明教授作题为《我所理解的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报告。分指委主任董毓教授作题为《批判性思维,培育开放理性的人》的专题讲座。

17日下午,来自浙江的李莉、上海的杜虹、安徽的魏志军、江苏的孔小波四位语文教师进行交流课教学展示。课后,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兴才老师作精彩点评。陈兴才老师认为,一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思维”的活跃运行。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占有、比较、辨析、评估、质疑、反省”等多种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特性和灵活性。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多维探究,探究的过程重于最终的结论。此外,陈老师还特别强调,教师在运用批判性思维反对权威的时候,不要让自己成为权威,避免课堂上出现“伪批判性思维”的现象。

17日晚上,《逻辑·批判性思维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丛书编委会邀请与会的部分高校学者和一些中学校长进行了专题研讨,对全书的主旨、体例、风格、编写任务等内容进行了磋商与协调。在此次会议上,丛书主编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林胜强教授代表编委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签署了丛书出版合同。据悉,该丛书旨在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领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强化,部分中小学参与到丛书的编著中,如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副校长汪明老师、语文组欧阳林老师分别担任物理、语文学科分册主编。

18日上午,大会举行了校长论坛,多位中小学校长作主题演讲。我校副校长汪明的《批判性思维与深度学习》、南京徐飞的《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山东周远生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实施与学校品牌特色打造》、华科附小李晓艳的《慢、论证、醒来》等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18日下午,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陆志平先生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的突破与创新》的主题报告。陆志平老师指出,2017年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任务驱动的项目学习,强调问题、话题、项目引导的特定情境中的学习,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高。

报告结束后,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确立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等学校为“逻辑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授牌仪式上,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格明教授对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等实践基地学校寄予了深切厚望。

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教学研讨会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晓艳女士、第22届沪浙苏皖“新语文圆桌论坛”承办单位马鞍山二中代表做了大会发言。

在各办单位、协办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教学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