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赴美教育信息化参访感悟
发布时间:2017-09-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弘恺

 

20179月,我有幸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为期15天的赴美教育信息化研修班的学习考察。第一次漂洋过海,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家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望。
从上海浦东经过14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终于安全抵达此次参访的第一站美国纽约。和许多美剧和好莱坞大片所呈现的纽约繁华有所不同,我们降落的纽约肯尼迪机场在我看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气豪华,并不算明亮的灯光、破旧的入关大厅、时好时坏的行李转台、效率极低的办事效率,着实让我吃惊。不过海关工作人员对待入关申报却一丝不苟,核验护照、查看签证、核对指纹、入关申请单,无不体现处一种威严、权力。一系列繁琐且必要的手续之后,我真正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15天的行程,从大西洋岸的纽约、波士顿到太平洋岸的洛杉矶,我们领略了美国广袤国土,体会了别样的风土人情。高耸的帝国大厦,繁华的第五大道,象征财富的金牛,神圣的三一教堂、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宁静的小镇、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令人向往的哈佛麻省、静静停靠在圣地亚哥的航空母舰...




我们走进新泽西州的东方季度教会学校、马萨诸萨州马杜菲中学、加州Lyle s. briggs fundamentalschool的课堂听课、与老师座谈、与学生交流、与校长对话,并且实地观察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的文化,体会到了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一些实质内容,身临其境感受到一些先进的理念所指导下的生动的课堂...
我们回到了学生时代,坐在加州长滩州立大学的教室里聆听耄耋老教授Dr. David J. Karber介绍美国和加州完备的教育体系,与吴仲和(博士)交流美国加州教师资格和教师评价与发展较之国内的差异,与Ruben Caputo探讨Classroom Technology Preparing our 21st Century Learner,与高大威猛特别富有激情的黑人大叔Darin c. earley一起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以及华人大律师张军博士通过生动的事例让我们初步了解美国的法院系统构成和美国的宪法精神...
 
一、美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美国的中学教育学制一般为初中两年,为78年级,高中4年,为9-12年级。美国的教育制度规定就读公立学校的学生,从小学至高中都全部免费。美国没有户口制度,就读学校也按学区划分,但只要你在学区内居住,哪怕是租房子,也便可以入读相应学区的学校。
美国公立学校也有好坏之分,各学区因为集中人群的不同而导致生源素质等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如果处于学区不太好的地段,大多家长都会为孩子教育考虑而换学校,唯一要做的仅仅只是搬家。
美国公立学校的财政支持主要靠教育税,而私立学校一般由教会或者私人财团建立,财政来源于教会或者这些私人资产,其中美国的私立学校有三分之二是由教会建立的。教会建立的学校的口碑一般较好,因为他们在德育教育方面堪称优秀。私立学校一般有非常优越的艺术社科类教育。
美国的教育制度不需要过高考这样的鬼门关,平时学生的成绩也不以分数来恒定,家长看重的多是孩子在德育、艺术以及创造性方面的造诣。私立学校的教育方式正好与这些家长的要求相吻合。
 
二、私立学校里的中国国际生
在我们参访的几所学校中,有很多的国际学生,并且占一定的比例,来自韩国、越南、印度等国的学生在异国他乡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当然人数最多的国际生当属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普遍具有非常好的家庭背景.
新泽西Eastern Christian High School学校(私立教会学校),一位来自北京的男孩给我们做翻译和介绍,他是七年级就来到了美国,现在读九年级,两年多美国中学学习生活的经历,让我着实感受到与国内同龄孩子的差别,他黝黑的皮肤,汗衫、大裤衩、拖鞋...一切显得那么的随便,灿烂的笑容、自信的眼神、侃侃而谈的样子让我以为是时空的穿越。脱离了考试制度的制约,孩子们真正放飞了心灵,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在马萨诸萨州马杜菲中学的学生宿舍我发现在一块宣传板上竟然写着“常州”,贴着“天宁宝塔”,原来留学美国就在我们身边。
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家长都愿意送孩子远赴重洋,并且年龄越来越小。上世纪初庚子赔款的留学生也就区区几百人,而如今据美国移民暨海关执法局(ICE)截止到20163月,最新的国际学生与交换访客计划(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 SEVP) 报告,全美国际学生人数达118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353069人,较去年增加了7.9%,占所有国际生的三成左右,继续蝉联所有生源国家榜首。估计到了今年这个数字还会大幅攀升。
真心地期望他们能够好好学习好好的享受生活,千万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将来学成能为国家做贡献,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行。
 
三、美国教师的幸福感
    在美国公立学校当教师其实也和我们国内一样需要具有教师职业资格证的,在加州你只需要有大学学位,并通过CBEST考试。就能申请到临时资格证,但仅仅是担任代课教师,不能成为正式教师,而且,每年必须修读一定的教育学分,才能更换资格证。教师拿到初级资格证后,三年内必须在大学修读60个学分(相当于两年的课程)研究生程度的课程,才可以把初级资格证换成专业资格证。得到专业资格证以后,必须每五年更新一次。
     加州学校教师的起薪是年薪35万美元不等,不同的校区的年薪不同。教师每年都会根据工作的年资调升年薪,不必经过任何的评选,也没有“职称”的评比。当成为了教师工会中的一员,教师的权益就受到了极大的保护,校长是无权解雇教师的,当然我所讲的仅仅是在公立学校内。教师可以自主支配在工作8小时之外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美国教师的上课教室其实就是他们的办公室,由于是小班化教学(20多人或者更少),所以实行的走班制,班级门口贴着教师的名字和所授的科目,教师里布置学生的作品以及与学科有关的元素,显得氛围特别好。由于没有特别残酷的升学要求,教师上课也是比较轻松、开放的,亦师亦友,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进行交流,教师留给学生的往往也是非常开放的问题,不会去纠结对与错,而是在乎解决问题的经历。
 
四、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
在美国克尼斯通基督高中(Cornerstone Christian School校长介绍学校在家校互动,课程选择,评价等方面所用到的科技。他们在教育技术应用层面做了非常有效的工作:
翻转课堂,可汗学院,基于app的互动学习等等。
    他们学校的教育技术的硬件设施及其普通,也就是普通的投影仪、电脑、实物展台等,较之国内的很多学校的硬件逊色不少,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硬件上已经跟上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硬件设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理念,我们的想法。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把技术和学科更好的融合并得到更高效的实现是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五、关于STEM教育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在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引下,近些年来,STEM教育,创客教育在国内开展地如火如荼。带着无限的憧憬,很想了解一下美国中学课堂STEM教育的开展情况,可宁人失望的是在几所中学,无论私立还是公立,都没有涉及STEM,以致后来在加州长滩大学,我们迫不及待的向吴仲和教授了解STEM教育在美国开展的情况。回答却出乎意料,美国的STEM教育是在工科人才特别缺乏的那个年代提出来的国家战略。其实在美国无论中学还是高校也都有类似国内创客空间的存在,只不过他们更加的具体,更加的专业。麻省理工的工程中心、长滩大学的学科教室、马杜菲中学的电脑体验实验室,都能为学生创造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不在于一个新名词的提出,而在于切实将创客、STEM的理念内化,这才是我们开展STEM教育、创客教育的终极目标。
15天的美国参访很快结束,开拓了眼界,学习了新的理念。未来的路很长,迎接我们的将是更大的挑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