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聚焦思辨能力,提升阅读品质——记英语组期初探索课
发布时间:2016-08-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江涛

 

828日下午,英语组潘正凯、钱冬梅两位老师以思辨性阅读为主题开设了两节同题异构课。两位老师以自己对思辨性阅读的理解为基础,以大学英语第二册Unit 2课文文本为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思维,也给所有听课老师新的启发。
第一节课,潘正凯老师从字面意思到言外之意到拓展思维层层推进,通过高质量的设问带动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文本理解分析。潘老师在一开始以中国女排的胜利提出“transformational moment”这一关键词,带领学生思考自己人生中的一些重要节点,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到课文内容“a transformational moment in a mother’s life”。在阅读的过程中,潘老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支撑对文中母亲的情感变化进行判断,给出一些关键词,同时配合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和课堂灵活的追问,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得到思维品质的训练。在课堂的最后,潘老师对学生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读完课文,你认为作为子女如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课文内容对学生生活的回归再一次体现了思辨性阅读课堂的意义。
第二节课,钱冬梅老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授课,体现了她对思辨性阅读的理解,即摆脱刻板应试阅读,将读与自己的生活、文化感受相结合,强调愉快的阅读体验。钱老师在课堂伊始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猜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一次阅读中,钱老师以jigsaw reading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合作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二次阅读中,钱老师采用听读结合的手段,通过表格填写给学生一些框架支撑,使学生抓住关键信息。随后钱老师鼓励学生对每部分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问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钱老师以一些关键词句为抓手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考虑中西方文化共通性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钱老师总结了本课所学技巧和方法,呼应了思辨这一探索主题。
两节课结束后,英语组全体教师在3号楼503室进行研讨。会上赵燕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假期的辛苦付出和课堂上良好的呈现,再次强调了期初探索性课堂的重要性。随后范丽君老师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点评。范老师认为潘老师的优点在于善于总结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体验着手,课堂层层深入,对于问题的设计也很独到,但实际课堂教学中对时间的把控力不强,常常导致课堂精华内容不能得到完整呈现。此外,范老师建议潘老师多让学生思考,而非一直主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对于钱老师的课堂,范老师认为学生的体验感和课堂趣味性很强,但在二次阅读的设计中想要达成的任务太多,导致学生的阅读过程不是很流畅,而对于文本理解的不透彻也会导致后续提问环节的呈现。董焱老师联系自己的论文课题,提出了对于思辨性阅读的理解,阐述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思维的整体训练,这包括识别辨别信息以及进行分析评价等技能。此外教师应在课堂设计中对任务型阅读和提问质疑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之后的会议中其他老师也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提出一些积极的反馈,让参与研讨的老师们收获良多。最后,赵燕老师对新学期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布置,提出一些建议。英语组全体教师在新的学年展望未来,共同期待一个有惊喜、有收获的新学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