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心”开始
——记2016年省常中德育工作研讨会
8月26日,我校在秋白厅召开了2016年德育工作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教育从心开始”。这次会议旨在结合省常中学生的成长特点,重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提升班主任的工作品质,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史品南校长作了题为《文明、健康、创造、独立——对学校德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的重要报告,陶琪艳副校长为研讨会做了动员报告,儿童心理咨询师杨庆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做了题为《没有敌意的对抗,不带诱惑的深情——有关青春期的心理学报告》。全体班主任和班主任成长营成员参加了会议。
8:50分,研讨会在陶琪艳副校长的动员报告中来开了帷幕。陶校长从教育的背景谈起,她说,社会对教育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在教育的征途上,我们要敬畏职业、坚守教育的正能量。接着,陶校长阐释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她认为教育从“心”开始,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对于教育的主体“学生”要认识到位,工作开展要走进他们的内心;另一方面,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老师要用心研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尽力完善自己、承担责任。陶校长指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给予尊重,不能进行简单比较,学生是发展的,要给予宽容,要看到他们的努力和成长,学生是个性的,要懂得欣赏、悦纳,要多肯定、多鼓励。教育的原则是科学,教育的方法是艺术。陶校长希望班主任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要把事务性工作当作全部,不能疲于奔命,要注重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之后,来自苏州的儿童心理咨询师杨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专业又不乏生动的报告,她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我们剖析了青春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让一线的班主任及老师开拓了眼界,拓展了视野,获得了无限的启发和思索。上午的会议由学发处任惠宇主任主持。
下午13:15开始,校长史品南作了《文明、健康、创造、独立——对学校德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的重要报告,史校长从自身经历出发,跟老师们分享了大量生活中并不陌生甚至有些司空见惯的案例,从“文明、健康、创造、独立”四个方面谈了他对教育标准、使命的理解,和老师们分享了他的教育思考核德育情怀,并且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给老师们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和殷切的希望。史校长的报告让每一个班主任都从中获得了感悟和思考,对班主任工作的展开和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随后,进行了与会老师的分组研讨。高一、高二、高三和美国班的班主任和成长营成员分别围绕初高中衔接、融入新的班集体,高三心理特点、美国班各年级特点等主题展开了一个半小时的自由充分的畅谈,大家讨论积极、发言踊跃,碰撞思想、分享智慧。之后,谢晓虹、任小庆、周莉英三位老师分别代表高一、高二、高三作大会交流。谢老师用动情感性的语言,把一个个问题抛给大家: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追求目标和教育方式可以有怎样的审视和改变?发人深省。任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以中国女排起兴作比,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班主任的心路历程,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进行了到位的分析和细致有效的指导,使人受益。周老师娓娓道来,用一个个具体翔实的案例让老师们感受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细心耕作、用心呵护、耐心等待”的教育情怀,让人感动。下午的报告由学发处副主任张立主持。
最后,学发处任惠宇主任做了新学期初工作布置。
相信通过研讨会,“教育从心开始”会成为我们的共识,用爱心护航学生心理成长会成为我们的信念!
王丽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