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图文]不一样的风景——加拿大之行
发布时间:2016-08-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玫
2016年6月30号,北京。6月30号,加拿大。中间间隔了十二个小时。但是我却从自己的国家来到异国。一个遥远的国家。一段十五天的学习旅程就此拉开序幕。
崇尚自然、简洁、实用,是这次培训的第一个感受。
开班仪式的地点在一个教室。那天早晨,我们全体学员多少都带着一点激动的心情来到教室。然后我们看到的是四位外方人士和一位中方的负责人,算是出席的嘉宾,就坐在普通的折叠靠背椅上。还有两位我们培训班的班主任,他们同时还兼任主持和翻译。在介绍完外方到场的四位嘉宾之后,其中的约克大学负责人做了简短的发言,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我们这次学习能有收获,然后另外一位负责教学授课的女教师也发表了同样的讲话。到此我们的开班典礼就结束了,前后半个小时。好像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仪式多少有点不适应。
中间我们有安排去参观当地的教育局和旁边的一所高中(暑期学校)。那天天很热,校车把我们送到之后,我们就在原地等待外方的接待人员。可是没看到人,我们的班主任就打电话联系。差不多等了十五分钟左右,班主任手一挥,带着我们出发。国外的学校和国内的学校不同,大多没有围墙和校门,我们也不知道是走在学校里还是走在大街上。差不多走了七八分钟,我们到了教育局的楼里面,这才正式开始我们的参观。同行的学友开玩笑:“这要是在国内,不早早地电子屏显示欢迎词,门口迎接的人早就等着了”,话是这么说,却也让我们感受这种低调、务实的作风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当天的午餐是教育局安排的欢迎餐,到了吃饭的时间,工作人员带我们前往。穿过曲折的有点长的一段路,中间经过了几个就餐的餐厅都没有停下来,当时我们就有点迷糊——这是要去哪儿啊?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图书馆的阅览室,自助餐的食物和餐具已经摆好,旁边还有学校的学生在看书!我们感觉有点新鲜,于是各自取了自己所需的食物坐下来。吃之前,接待人员通过翻译告诉我们,最好把今天准备的食物全部吃完,所以吃完之后我们观察了一下,还真的是基本上没有剩余,除了过甜的点心多余了一些。这也让我们觉得有点意外——真的是崇尚节约和实用!当然也免不了和国内的接待方式进行了比较。我们是否也可以更新一下观念?
在加拿大的半个月里,观察了很长时间,街上的车辆也不少,但是看上去很新的车几乎没有,倒是看到过很多破旧的车,掉漆了、瘪了,都在街上开。很高档的车没有。为此我们也问了一些人,结果几乎得到的答案一样:很新的很高档的车当地人不开,都是中国人或者亚洲人买。这个答案里面包含了些什么真的是令人深思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街上的车型都很大,同款的车也都是比国内的车型要大很多。原因也是说这样外出购物、游玩什么的比较实用。
到加拿大的第一天,还没到驻地,班主任就在车上跟我们强调了一点:散步的时候哪些草坪是可以踩的,哪些草坪是不能踩的。为此我们开始的时候很不适应,走路的时候都相互提醒。不要冒犯了当地的住家。后来习惯了发现这样的界限其实应该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的必经历程。没有明确的公私界限,就没有明确对保护和侵犯的概念的理解,也就失去了社会的底线和规则制定的原则。公与私分明是我们的第二个感受。
公民是我们这次学习的一个核心词。为此,当地的大学老师、教育官员为我们讲解了很多他们的具体做法。为了让学生树立完整的正确的公民的概念,加拿大安大略省颁布了公民教学大纲,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定位,而且每个年级的公民课有具体的目标。并且要求学生在高中毕业前完成40个小时的公益劳动,在10年级(相当于我们的高一)还要完成1.5个学分的公民课程,而这些是拿到高中毕业证书的必须具备的。这也意味着在当地公民课是和英语数学一样的必修课,就是为了教授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当然这些只在公立教育体系中有明确要求。而且其中的40小时的公益劳动是由政府制定有关表格,学生进行选择,然后教师签字,学生前往的单位负责监督完成。对此我们甚是感慨:国内的政治教育这么多年,到现在我们对学生的很多教育还只停留在口头,也没有自上而下有一个很强有力的执行措施。我们是否需要反思和改进一下?
这次的培训,我们学习了他们的教育大纲的内容,接受一些教学策略的理念,同时也了解了某些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运作。对我而言,最为重要的一个收获是居然有两个半天接触了校园霸凌的内容。去到加拿大之前,我正在带领学生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模拟政协提案的研究。在加拿大能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真的是很惊喜。为此我专门和外方教师交流了这方面的理解,并且得到了他们现有的一些文件。学习之后,真的是大开眼界。他们的地区教育局专门有一个办公室,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负责调查和了解校园欺凌的状况。并且也要求学校为此开设很多设施,包括建设相关网站、指导学生自查和自我判断、转换学习形式释放心理压力、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室,我个人感觉这些措施都是可以借鉴的。其中的心理健康教室主要是为学生增强抗压能力、转换心情、学习更多的技能,同时要求家长和监护者纳入其中,并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
此外,在整个学习中,外教采取的一些教学形式也是生动多样。相信从很多出国交流的同仁的介绍中大家都可以看得到。概括他们的用意,即每个人在志士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长处和特点,要在过程中体会分享与获得的快乐,要在问题面前尝试探究与创新,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研究更多的教学形式。
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留下的印记是深刻的。
2016年的夏天,加拿大,我来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