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追求崇高 净化心灵 砥砺精神
发布时间:2015-12-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珏

 

 
我校高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思想,我校高一年级于11月28日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初阳晨曦中,高一全体师生约600余人,乘坐12辆大巴前往常熟市沙家浜风景区。
沙家浜风景区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占地面积6000多亩,是国家4A级风景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抵达景区。温暖细腻的阳光驱散了冷冬的严寒,满目澄澈。深呼吸之后,老师和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把革命英雄浮雕当做背景,留下了第一张纪念照。
在这里,芦苇是最寻常见的,微风掠过,芦苇叶子如流苏般在风中摇曳。我们一行人行走其间,与英雄们进行着无声的交流。芦苇丛旁,总立着一位或几位革命英雄的雕像,眉宇间或透着慷慨赴死的决心,或是藏着生死离别的亲情,斧凿过的痕迹处处透着坚毅和不屈,令人端详不尽。一个普通的身躯,巍峨成一座山;一个英勇的士兵,耸立成一座碑。看着他们轮廓分明的脸庞,不禁让人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在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的一首首壮丽的战斗诗篇。
有诗云:“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最受同学欢迎的就是沙家浜芦苇活动区,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是当年新四军伤病员开展敌后战争的天然庇护所,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饭后,恬静的水面像一大块绿松石,微风拂过,波光粼粼,如撒金粉。“绿波不尽尘难染,芦苇深处浮人家。”同学们纷纷泛舟其间,任凭苇香扑鼻而来。
上岸后,同学们又来到了红石村。从一座横额“天开波镜”的牌坊走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体的江南水乡小村落,这里是沙家浜民俗文化的见证。左面的是当地一座土地庙,是新四军后方医院旧址,也是整个景区里面唯一土生土长的建筑。
不知不觉中,游览时间已尽。太阳依旧垂空高照,温暖着游人匆匆的脚步。而我们却不得不踏上归途。一天的行程虽然匆忙而紧凑,但是在这里我们探访了《沙家浜》故事,追寻了阿庆嫂、郭建光等英雄的踪迹,接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收获颇丰。
英雄,不仅是折射一个时代风云的文化标记,更是历经沧桑洗礼的精神丰碑,在穿越时空的记忆中,始终焕发出崇高的耀眼光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