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问及李晓承的求学经历时,这位瘦瘦的戴着眼镜的男孩腼腆地说:“是一个彩云追月的过程吧。”他如是概括他的经历,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心无碍物、超脱世俗但又有着自己梦想的年轻学子孜孜以求的身影。而李晓承恰恰是这样一位学生。
就是这位学生,从省中毕业后进入大学继续奋进,取得了中科大郭沫若奖。郭沫若奖学金是以中国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名字命名的奖学金,是授予本科毕业生的最高荣誉,科大每届本科生规模是1800名左右,本届共有34名获奖学生,数学学院有2名,他是其中之一。
2011年,李晓承通过信息学竞赛保送到了中国科技大学,他在省常中的三年,踏实进取,务实低调,为人谦和,一边学好常规的课程,一边攻克信息学竞赛,这要付出比其他同学更艰辛的努力。当他拿到保送资格后,他选择了符合他目标和风格的中科大。在老师们的眼中,虽然他从不高谈阔论,但给老师的印象极深,不仅因为他有着优异的成绩,而且因为他勤奋刻苦和乐于分享的品质。
李晓承之所以选择中科大,是因为他看中了中科大的务实的校风和钻研的气氛。刚进入的时候他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过一年的学习,他发现对数学这门基础学科更加感兴趣,于是转到了数学学院,接触了现代数学,觉得抽象复杂深奥,连理解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看书思考练习是学数学的学生的基本模式。学习的内容愈来愈难,同学们也调整自己的规划,本科毕业时,仍打算做数学研究的学生只有十分之一二。学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考试,更多是锻炼思维能力,打下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
李晓承说他的大学生活很难谈得上丰富多彩,上课之外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学习,他通常会稳定地出现在图书馆或者教室。学习数学,许多时候是努力去理解,去理解那些敏锐的观察、精巧的逻辑、宏大的体系等等,而他也从中得到满足。他认为用数学解决一些问题,虽然十分理论,但能让人确信这门学科的价值。本科毕业之后,他将前往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这位踏实走好每一步的男生,在大学毕业之际也表达了对母校省常中的感激之情。他感谢曹文老师信息学上的悉心指导和栽培,感谢两位班主任吉莉老师和陶琪艳老师的关爱和付出,感谢所有的任课老师的辛苦,感谢省常中这片沃土让他埋下了理想的种子,并茁壮成长,他愿意将自己的奋斗历程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希望现在的省中学子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选择,走出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我们也祝愿这位曾经的省中学子有着灿烂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