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专访高三美国班彭韬同学
发布时间:2015-04-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高二(7)班钱喆焱 高一(10)班陈逸卿

 

专访彭韬同学
——省常中2015AP班学生获斯坦福大学录取
 
我校高三(14)班彭韬同学日前收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我校AP班成立以来首位申请斯坦福大学获得成功的学生。她的“斯坦福之路”是怎样铺成的?作为她的学弟学妹,我们采访了彭韬学姐。她和我们谈了她的学习和学校申请之路。
学习英语,可以用“疯狂”形容,一天要过一两千单词
彭韬说,初中的时候只是因为觉得出国会轻松点,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高一到高三就一直在做准备,高一要学一些基础课程,高二、高三主要准备AP科目的考试以及托福、SAT之类的考试。准备考试还是很辛苦的,有的时候一天要过一两千单词。除了平时的课程外,课外要有大量的英文小说阅读量,有精读也有迅读,从易到难。可以说,一个明确的复习计划、一份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一个有规律的学习习惯,是确保外语能力提升的有力武器。
兴趣爱好广泛
彭韬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广泛,特别对汉文化感兴趣。太极、汉服、绘画、诗词都很喜欢,这也正是国外招生官所看重的。她也是省中虚弥宗社团成员之一,在刚刚结束的校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与社团成员一起进行了太极表演。
申请之路实属不易
国外大学的录取,需要看学生多方面情况。除了学校的成绩、托福、SAT成绩外,还有就是推荐信。彭韬介绍,在准备期间,首先需要去了解各所学校本身的文化。
进入斯坦福的学习方向
“其实进入斯坦福还是挺意外的”,彭韬谦虚地说。她向我们透露了她入学后的学习方向:打算选择历史专业,由于国外换专业比国内简单,初步还打算选一些其他专业作为辅修。
 谈到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时,彭韬认为这张录取通知书对于她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一种鞭策。进入大学,她将一如既往,保持自己良好的学习态度,认真踏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为亲友,为省中增光添彩。
 
采访感悟
和彭韬学姐是练琴时认识的,那时候我初一,我连出国这条路都还没想过,也从没想过优秀的中国好青年就在我身边。听到彭韬被斯坦福大学录取的消息,刚开始很惊讶,毕竟我们只是一起练琴,我并不很了解她的学习生活。在采访过后,我真正认识到了:成功往往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学姐最让我敬佩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特别勤奋,二是有自己的主见。特别是第二点对于选择出国之路的中国高中生来说往往很关键。既然自己选择了出国的路,也该自己选择如何走这条路。学姐爱好如此之广泛也得益于这一点——独立自主的人会认为爱自己所爱是自然不过的,而迟疑的人往往半途而废,缺乏专一性。学姐开朗的性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参与社团活动总是很积极。有一颗坚定不移而又积极乐观的心,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高一(10)陈逸卿
和彭韬相识很久了,听到她的好消息,吃惊,又为她高兴,再一想,她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似乎又像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毕竟天道酬勤,她的刻苦努力终会获得回报。
    对话中印象最深的是她说自己的英语学习,可以说是疯狂,每天读背记上千个单词,在我看来实在是难以想象。我想起以前在一起练琴时,彭韬也总能在一群孩子中脱颖而出,同时学的一首曲子,别人往往还找不到音时,她便已能行云流水般地演奏了。我想她无论是对于学习或做事,都像是有股子疯劲,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这股子疯劲,却是现在很多同学所缺少的。
记得是一个刚练完琴的晚上,我和彭韬一起走在街上,聊着聊着就聊起了各自的梦想,我不记得其他的了,只记得她无比肯定地说自己要考进全美排名前20的大学,月夜下她的眼睛却是极闪亮,脸庞像是映着光熠熠生辉,我本还对她的目标表示怀疑。然而现在看来,她确是真真正正地在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我想,我也应当如她那样,奋力地、勇敢地去圆自己的梦。
——高二(7)钱喆焱
上图:左为彭韬同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