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图文]国际新兴领袖会议随感
发布时间:2014-10-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国际部
           高二(7   周祖晗
104日到13日,我校四位同学和一位老师组成代表团,第四次参加由美国友好学校Collegiate School主办的国际新兴领袖会议, 我有幸通过选拔成为此次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本次会议的12支代表队来自11个英语非本族语的国家,会议议题是环境问题对本国的影响, 目的旨在加强青年学生的全球合作意识,了解产品设计过程, 使青年精英具有现代企业所看重的终身发展的技能素质。参会之前,每支代表队都对本国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好了幻灯片或网页于大会的第二天向所有代表进行了展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12支代表队打乱重新分组,在各代表队展示的问题中选取其中问题展开为期四天的Design Thinking(思考设计)。四天的小组合作分为五个板块:Discovery(发现),Interpretation(理解),Ideation(想法),Experimentation(试验),Evolution(发展),每个环节紧紧相扣。最终制作出有关于解决方案的有logo(图标)产品模型,并用讲故事的方法说明此产品模型的设计思路。在此过程中,友好学校邀请了大学教授、专家及企业高管等多人就如何创新、设计产品和推广等进行了现场讲座和具体的指导点评。
会议的第一天,我处在完全的英语环境中有些不适应。一旦其他人语速快了,想要听懂就十分困难。这时的我陷入了不自信之中,觉得其他所有人对英语的掌握都比我好。对所有需要交流的板块有些抵触。后来,在住家的鼓励之下,我开始很专心的聆听,积极地表达,尝试着听懂别人,也让别人明白我。我一点点剥去自己害羞与怕丢脸的外壳,将自己沉浸入会议之中。到了第二天,我渐渐适应,虽然还是有很多听不懂,但我已经能自信的和别人交流,也融入了大家。在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能进步一点,多听懂一点,多表达一些。也开始享受会议里的每一个活动。
这次是我第一次体验homestay,住家让我真正地感受到家的温暖。住家妈妈为我放慢语速,鼓励我与他们交谈。她十分细心周全地为我考虑,照顾到了我的一切衣食住行。她会考虑食物是否合我胃口,睡得是否温暖舒适。她为我打开中国频道,为我准备雨衣雨伞,对我的表现加油和肯定。我们去到不同风格的餐馆,当我看不懂菜单时,Christopher为我耐心讲解;我们去James River上划皮划艇,欣赏落日,在我无法登上岩石时,Christopher向我主动伸出援手;我们去购物,在我找不到心仪的鞋子时,Allison陪我逛了一家又一家的店而毫无怨言……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会议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我渐渐的明白了什么是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什么是完成一个项目(project),什么是协作(collaboration)。在解决一个个的问题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要解决一个地区的问题时,先将视野放宽,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再聚焦至受影响的一类人,甚至一个人。为他们考虑解决方法,试着感同身受。因为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改善了一个人,就改善了他的家庭,改善了他周围的一群人,甚至改善整个社会。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感受与合作。我们小组有五个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生活在不同的国情中。而我们组的议题是中国的空气污染。这个问题对我而言很简单,因为身处其中,有很深的体会。而对于其他成员来说,他们生活在蓝天和清新的空气中,就很难理解我们的空气污染了。但是他们有着极大的热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在我和其他来自中国的学生老师的回答中,设身处地的思考,想出了很多奇妙而有效的解决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个过程让大家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让整个会议有意义而难忘。
10天,我以为会很长,也的确很长,每一天都是精彩的,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去感受的。可是,它也的确很短,短得还来不及和住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伙伴再经历更多,就要告别。当看着一个个国家代表团,甚至我们自己离开时,心中一直被难过填满。我们共同拥有了这样丰满而快乐的时光,却不得不分别,回到各自原来的生活,也许永远不会再见。我用力地挥手,用力地拥抱,认真地说再见,想将一切刻进记忆。
这次会议,让我收获的不仅是英语能力的锻炼,更是对如何更好的成为一个未来世界的主人的能力的培养。让我有机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学习,向所有讲师学习,并且将中国学生的热情与所有我所知道的带给他们。这短短的会议将会成为我一生的最宝贵回忆与宝藏。
    高二(2)    吕一帆
到世界的另一端游历,这次美国之旅实在是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终生难忘。
经过了13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到达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已逾黄昏,阵阵寒气,还是难掩与美国小伙伴见面的激动心情。我与另外3名同学、1名老师共同组成代表团,受邀参加弗吉尼亚州里士满Collegiate School举办的International Emerging Leadership Conference 全球新兴领袖会议,与来自世界上11个国家的与会代表共同关注全球热点环境问题。短短的十天,不仅是会议让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而我们也在美国就像作为一名美国青少年一样感受了平民化的生活。
在会议前期,组委会将所有代表打乱分组,每组内都是来自各国的组员,绝没有和自己同一国家的同胞,这就考验与锻炼了我们与具有不同成长背景、思维方式与语言习惯的同龄少年沟通、合作的能力。起初,我们都是百般的不适,都想要“临阵脱逃”,和自己的国家代表团相处。确定好分组的下午,组委会安排我们到当地著名的James River詹姆斯河游览。说是游览,后来才发现,我们需要小组合作一起攀爬河边的似假山一般的岩石。一块块不规则的巨石,攀爬起来确有难度,只有互帮互助,互相搀扶,大家才能都顺利的完成。不知不觉间,组员之间互相构建起了信任与团队意识。这种团队构建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完成自主挑选的课题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下思路的瓶颈。早就看到行程表上有几场客座讲座,本也以为是催眠般无聊,竟没想到原是“授之以‘渔’”。他们总是用一个个问题来引发我们的思考,将我们向解决该国环境问题的solution与最后我们要完成的成品方向牵引。这种启发式的教学交给我们的是使我们受益终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步骤与方法。
我最喜欢的环节就是最后的产品设计与展示。根据我们讨论出的solution 我们用废弃材料制作成了一个能够体现solutionproduct,然后在最后的designpitch的环节如乔布斯发布新品一般介绍自己的新产品。从一个简单的设计图到制作成品、设计logo与标语再到成品展示,这种过程简直就是让我感到最难忘的体验。
     而最令我不舍的就是与世界各国小伙伴们的友情,10天的朝夕相处,这种跨越国界的感情成为了送别时就连有泪不轻弹的男儿也潸然泪下的足够充分的理由。I believe we will meet each other again one day, just because we love each other.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