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发布时间:2014-09-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润杰

 

      

                               ——记2014泉州国学夏令营

   2014721日至7月27日,第16届中学生国学夏令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举办,本次夏令营以感悟闽南“海丝文化”为主题,树立了“读《论语》,学做人”的活动理念,在热烈的文化氛围中,本届夏令营得以成功的展开。

   泉州是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地方,佛释道三教合一,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伊斯兰文化多重混合台湾国学名家、台北艺术大学教授辛意云坦言,来到泉州讲学第一感觉是“来对了”。泉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辉煌的历史成就,主要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为四大优势,在近年来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和“东亚文化之都”,丰富的历史文物也让其成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三顶桂冠,充分展示了泉州“敢拼爱赢”的城市精神,通过这次夏令营,作为营员的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学习国学的同时,领会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海纳百川”的城市内涵

   夏令营第二天,我们就参观了泉州著名寺庙开元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集佛学、书法、金石、音乐、绘画、诗文于一身的现代律宗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曾在此修行,这座始建于唐初的千年古刹与最后一天游览的清源山老君造像一并,展示了泉州海纳百川的城市内涵,在泉州,佛道相容,元朝,泉州港的繁荣,更是带来了伊斯兰教的文化,所以,泉州是一个多元的文化融合地,不同的文化得以在泉州流传,并且交相衬托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光彩,是泉州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一座极有内涵的城市的重要基础。

                       “崇文重教”的城市品质

   泉州自古就有众多的书院,例如宋代的十二书院,一代大儒朱熹曾在此授课,到明清,书院更趋鼎盛,达到了三十八所之多。书院的繁盛,促进了泉州文化的繁荣,无数能人志士在此潜心学问,极大的发展了泉州的国学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泉州的举业空前繁荣,大量著述异彩纷呈,国学之旅在泉州的开展,让这座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得以在优秀中学生中,起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作用,引领学生们在“崇文重教”的理念中,融入国学,体会国学,这样的一种特殊环境,也成为本次夏令营的一大特色。

                       “南音”“木偶戏”的独特文化

   在泉州,我们有幸领略到了极具闽南特色的南音和木偶戏。其中,南音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用泉州闽南话演唱,唱奏随意组合,体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泉州的木偶戏分为掌中木偶和提线木偶俩类,表演难度都很大,尤其是提线木偶,由30余根纤细的提线组成,在艺人的手中惟妙惟肖,极具魅力。能在学习国学之余,领略到传承许久的特色文化,与所学到的国学知识相互融合,也是一种极好的体验。

 

    夏令营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这次夏令营却因为其别具匠心的行程安排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国学之余,领略了泉州真正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国学的学习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与此同时,泉州的文化也仍在源源不断地向前发展,很希望两者能够更好的协调,创造属于泉州的国学内涵,相信这样的泉州,才会像朱熹所言:“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