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语文人,你若到这里……
发布时间:2013-11-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黄淑菁

陆建生名师工作室 高一必修课小说教学幸福课堂研讨会侧记

11月21日上午,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举办了 “打造生态高效文化课堂”对外大型公开教学活动之际,陆建生名教师工作室一行人前往前黄中学,举行了陆建生名师工作室第十一次活动。本次活动共观摩听课三节。工作室成员共同观摩聆听了由徐红芬老师和杨虹老师同题异构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领略了两位教师的别样风采和不同的教学智慧。下午工作室开展了热烈的研讨交流,两位资深教师所开的课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徐红芬老师以《一个人的遭遇》导入课堂,从整体感知、文本研讨、主旨探究三个板块着手分析课文。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带着学生紧扣文本进行分析,紧扣住阅读感受“悲惨”,从“哪里体现悲惨、为什么悲惨”对小说环境和主旨进行探究。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启发,抓住学生提出的质疑的契机,启发学生进行主旨探究,从而解决主旨的问题。徐老师教态从容大气,点评凝练精辟,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课堂扎实高效,尤其是学生发言积极,能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分析鉴赏,体现了该校学生高效的思维质量。

工作室成员杨虹老师的课堂可谓高屋建瓴,她从叙事角度切入解决文本中的重要问题。杨老师的课首先是有高度:从学术角度以“有限视角”切入解决问题,角度新颖,别开生面。其次是有深度:对环境的挖掘很细,从文化角度让学生理解主旨;设计有匠心,将对铭文的赏析放在最后一步,以教参上对主旨的理解,引领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构建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体系。有广度:既重点突出,又处处不忘对学生进行文化渲染,通过各种资料链接,让学生充分理解当时的大环境氛围。

陆建生老师认为,徐红芬老师实在、规范,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发言的点评、积极性的调动非常到位;杨虹老师从“有限视角”一个角度解决了文本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实际是殊途同归。二者都完美地进行了文学作品的鉴赏。两位老师在对课堂的积极准备、文本探究的点都抓得很好。尤其是徐老师的课文本咀嚼上面广、比较深入,做得很细。陆老师对课堂的导入和上下文衔接上提出了一点个人的看法。

陆老师提出,幸福教学的诠释,不仅仅是师生表面的笑容,课堂的热闹,语文的幸福更在于深层次的精神的愉悦。语文是农业化的教学,多媒体的介入所引发的精神愉悦不能减弱或取代向文本咀嚼所引发的精神愉悦。杨虹老师在主旨探究时引入教参让学生针对性的思考,启发我们要有批判性的思维,教师也不能尽信书,要根据文本进行挖掘。通过杨虹老师和张淼一老师的课给我们的启示,教学要给学生全新的路径,让学生知道,原来可以从这个角度解决问题。陆老师结合如今的出卷题型和必修一小说选篇,对工作室的教师提出了建议:高中学生的话语系统应该和初中有所不同,有所进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要引进新鲜的东西,输入新鲜的血液,让学生有所振奋。

杨虹老师的课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为小说教学的幸福课堂建构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示范,也启发我们更深的思考。我们深信,全体工作室的成员在陆建生老师的全心引领下,共同对语文幸福课堂的建构进行全新的探索,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历练,必将迎来全新的课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