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全国18家媒体聚焦我校体育工作
发布时间:2012-12-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成兵

   近年来,青少年的体质下降是一个牵动全社会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少年强则国强”,深谙此道理的国人已愈发重视青少年的体质,由此青少年体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宣传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场馆运作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促进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北京时间1220,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的走基层-青少年体育宣传采访活动媒体一行来到常州,并在我校张耀奇校长、张焕平副校长及相关处室领导的陪同下参观采访了我校。参观采访过程中,校领导和各路媒体记者不时驻足,或询问或解答或介绍,霏霏细雨中近五十分钟的实地参观和考察,常州高级中学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具有省中特色的学校体育。

 在随后召开的专题访谈会上,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彤、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杜伟、常州市各体育教育部门、基层学校代表等向媒体详细介绍了青少年体育的相关工作。我校学发处任惠宇副主任代表学校向来宾介绍了我校体育普及和提高两方面的亮点工作。他说,对学生健康生命的追求是学校办学使命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学校首先抓好体育的“普及”工作,让每个学生得益。学校将体育类活动课程化、制度化、系统化,按照计划来实施。为了确保我校的“游泳”、“武术”两个项目的推进,我们把它纳入我们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来确保实施。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入手,创设各种平台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在校三年的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例如我校以学生体育俱乐部形式、学生自主选项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在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上,我校是用心工作、精心设计、充分展示体育的价值和魅力。例如我校每个学生在高中三年中经历的6次不同形式的运动会开幕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体育之美、体育之魅力。在抓体育的“提高”方面,我们的特色工作是办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班。立足精细化管理,全面关注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进行原生态的业余训练。体学兼备是对运动员的基本要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优秀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在优质教育资源中更好成长的教育目标,既促进了学校体育发展又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在20余年的办班历史中,我校培养了近30名一级运动员,1名健将级运动员。在介绍场地设备情况时,任主任着重介绍了我校与英派斯健身公司的企业管理、学校监督、社会化运作的委托经营模式,他认为这种社会化运作方式形成了教育品牌和商业品牌的共赢。
  本次参加采访的有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体育报、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华奥星空、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等18家知名媒体。参加陪同和视察的各位来宾有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综合处处长黄金、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彤、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杜伟、省体育局青管中心副主任杨洪星、市教育局副局长常仁飞、市体育局副局长李晓华、市纪委驻体育局纪检组组长任洪兴等。(刘成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