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政治教研组11-12学年度第二学期十件大事
发布时间:2012-07-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向永知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政治教研组十件大事
政治教研组
1.“期初探索性课堂”,开展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
政治组谢晓虹老师期初探索性课堂纪实:“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设问,教师的有效设问能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最终应该指向学生的发展。本次探索性课堂以“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策略研究”为主题。结合这一主题,2月4日上午,政治组谢晓虹老师带来了一堂精彩有趣的高一政治复习课,课题为“《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收到了广大听课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本堂课之前,谢老师牺牲了寒假休息时间作了精心准备,紧紧抓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这个探索主题,巧妙设计了包含知识点、引发问题的三个案例,不时流露出她特有的亲和和睿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本次探索性课堂的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本节课中,谢老师在情景设置上,结合刚刚过去的春节,贴近生活;在案例选择上,注重其与知识点的结合,严谨科学;学生探究上,通过数组问题和丰富的活动形式,积极有效,收到了诸多听课老师的肯定,集中体现在本组老师的课后点评上。
随后,本组教师对本次探索性课堂进行了颇具建设性的集中研讨,每位老师各抒己见,提出了对这堂课的肯定与建议,讨论过程中气氛热烈,观点鲜明,效果明显,并以本节课为参考,着重商讨和提出了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前复习课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策略。
2.省常中、戚墅堰中学政治联合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425下午,省常中政治组刘平、唐涛两位老师和其他教研组老师一道,在学校师发处冯健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戚墅堰中学开展两校联合教研活动。一到戚中,省中的各位老师就受到了戚中领导和同行的热情接待,在进行了简短、友好的交流之后,两校的联合教研活动准时开始。
政治课由戚墅堰中学蔺海涛老师和我校唐涛老师分别带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同题异构的两课。按照课时顺序,唐涛老师首先呈现了他的课堂教学。唐涛老师以学生党员宣誓为引入和以学生党员推选为结束,创设了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设计了调动学生的教学活动,以五个探究主题贯穿整节课,激发了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情绪,让原本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的书本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变得更亲近;随后,由戚中蔺老师带来第二节课。蔺老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掌控能力强,敢收敢放,一上来就以中国近代史的回忆吸引住学生,其间以课堂辩论的形式调动起学生,最后以课堂小测验的形式既对本节课作了有针对性的小结,又当堂巩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交流课的展示完毕之后,两校老师进行了细致、有效的研讨活动,两位授课老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构想,诸位听课老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中肯的建议。本次教研活动在两校老师对定期交流的期待和约定中圆满结束。
3.常州市高中“公民教育”现场培训交流会——行动风采希望
 324星期六下午,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市各校老师代表,省常中的师生代表、家长代表们以齐聚一堂,举办常州市高中公民教育现场培训交流会。寒假里,我省常中高一(10)班的全体同学,在陈玫老师的指导下,季超,吴骏男同学的组织下,精心策划,积极投入,安全,自主,高效,有质量地开展了以学生,政府,党派,民族四个主题为中心的公民教育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按照课堂学习,发现问题,课外实践,探索问题,收获反思,探索新问题六个步骤,积极参与了实践,对学生、政府、党派以及民族有了一定深入的了解。
此次活动,既有同学们努力地付出,同时,也离不开广大领导的关心慰问和众多的家长的支持协助。省常中张耀奇校长、常州市委统战部陈晓兰女士、常州市教研室理论组戴慧老师、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副处长潘莉女士先后做重要讲话。张耀奇校长向来宾们介绍了我校公民教育开展和实施的情况。陈晓兰女士曾参与党派组的活动,对同学们的活动热情表示由衷的感谢,对同学们的能力水平表示高度的评价,但同时也指出了关注基层生活,进行更为细化的社会调查的发展方向。戴慧老师分析当代高中生在高学习压力的情况下,难以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资源进行公民教育的现状,高度赞赏张耀奇校长提出的“立体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即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学科学习相结合,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相结合,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体系,希望借此使公民教育课程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更为规范、深入、实效性地推进。最后,潘莉女士再次强调公民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十班全体学生和指导老师陈玫老师衷心的感谢,并由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谈起,指出其发展的不易,呼吁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给高中生的公民教育带来更大的希望。
从寒假到汇报会,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或许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年们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就让我们满怀期待,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积极的姿态,更睿智的眼光,承担起我们对社会的使命和责任。
4.以学科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
本学期唐涛老师顺利完成高一研究性学习的全面指导工作。唐涛老师作为研究性学习指导中心高一年级组主要负责人,在保证自己有质有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与其他两位负责人分工协作,积极完成平时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恪尽职守,群策群力,发挥才智,将精力注入平时的每一次作业布置、评价和总结,并策划和组织了研究性学习的校级中期和终期两次评估,取得良好效果。
本学期政治组老师积极开展课堂以外的指导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搜集素材,探究现象后的真实社会生活。其中,刘平老师指导本班关于常州市消防设施使用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刘老师有丰富的指导经验,显著的指导成果,在他的指导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选题到实施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并且对于改善市民生活、加强社会建设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唐涛作为研究性学习指导中心高一年级的主要负责老师之一,积极配合学校安排,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及时有效的布置任务、形成评价,与其他指导老师团结协作,按阶段基本完成对应任务,并及时向学校做好反馈、与学生共同总结,为高一年级各班各组研究性学习的正式实施开了个好头。
5.模联社团成功申报“常州市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校”项目,积极筹备常州市第三届校际模联大会
328,常州市高中创新人才项目学校建设方案答辩会在常州一中举行。我校“模拟联合国”项目指导教师向永知老师参加了答辩,他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选拔方式、教学组织、预期绩效”等六方面汇报了模联项目的建设方案,并回答了在场几位专家的提问,受到专家们的广泛认可。
416,经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审、答辩,共遴选、确定常州市2012年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校6个,现予以公布:
2012年常州市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校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项目名称
1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模拟联合国
2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曹文信息学奥林匹克学校
3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数学建模
4
常州市第一中学
机器人
5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物理项目(创新实验)
6
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生物创新实验
 
6.筹划省常中第四届“人文之旅·2012”----走进中华文化的腹地“湘楚文化之旅”
中华五千年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滔滔黄河、长江奔流不息。正所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意蕴深远厚重的湖湘文化与绚丽璀璨的荆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瑰宝,举世瞩目,从屈原爱国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情怀,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长沙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到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我们不仅可以体验到故国遗韵的纯朴民风,更能触摸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藏,这里更是一片神奇的英雄的红土地,江山代有才人出。古有晚清巨人曾国藩、左宗棠,今有人民领袖毛泽东、刘少奇,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熠熠生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从古代到近现代,为什么湘楚大地能生发这种独具神韵、朝气蓬勃、浩大广博、正气凛然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就让我们在时空的隧道里穿梭与感悟吧!
线路:“湖北-湖南线”
湖北: 武汉人文景区(黄鹤楼、辛亥革命旧址、武汉大学),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景区、宜昌三峡大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南: 长沙人文景区(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橘子洲、长沙第一师范新民学会旧址)、岳阳楼景区、韶山毛主席故居、刘少奇同志故居、衡山忠烈祠、祝融寺、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之称的“南国故宫”南岳大庙…
7.积极申报常州市“名师工作室”,引领辐射全市
本学期谢晓虹班主任工作室围绕“感受成长,创造幸福”的主题活动,积极开展班集体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对我市班主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谢晓虹班主任工作室进行了三年总结性评估,并通过了常州市的工作验收,继续成为“常州市第三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选。
本学期向永知老师也申报了“常州市高中政治教育向永知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并申报成功。本工作室的价值定位是:本工作室立足教学一线,旨在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的构建,形成一个学习、研究的专业共同体,引领我市一批青年教师超越狭隘的学科教学思维,从宽广的课程视野来研究和创新教育教学,真正以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来统率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推动课程改革与创新,进而提升我市高中政治学科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让青年教师在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验到自身职业的价值与幸福。
8.继续修定完善《政治学科学习手册》和《政治学科教学指南》
2012年2月以来,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备课组本着“继承、发展、创新”的课程建设理念,基于三年新课程的实践经验,依据学校的实际,为了更好地在动态教育生态环境中,把握我校高中政治学科一年的教育教学节奏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备课组研讨基础上,结合市教研会议的相关精神要求,继续修定《政治学科教学指南》(高一、二、三年级),并根据各年级段的《政治学科教学指南》实施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2012年1月开始,依据学校的《学习手册》编写和修订的新要求,并结合政治学科特色,教研组、各备课组对《政治学科学习手册》的编写和修订进行了充分研讨,形成了相对完善和稳定的模板,高一、高二备课组根据《政治学科学习手册》编写模板,在备课组内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细致的分工,高一备课组编写了《经济生活》四个单元的学习手册;高二备课组编写了《文化生活》四个单元的学习手册,并且结合每一单元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9.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成绩喜人
本届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结果可谓成绩喜人。
高二备课组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分解教学任务,发挥备课组里每位老师的作用,精心备课、准备练习资料、阶段检测达标试题命制等。通过备课组老师的不懈努力,最终在高二小高考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总结:2012届高三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一路走来,在坚定的、踏实的、投入的、减负增效的道路上打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期末统考、一模、二模及高考成绩,在不争不抢甚至向其他学科让出本应属于本学科的时间的情况下,本学科经历了从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的快速上升之路。实现了全市领先(二模全市有较明显优势,高考成绩不清)的学校工作要求。成绩取得的原因背后是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计划、扎实的教学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当然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有成功,也有不足之处,下面谈谈几点做法和体会:1、正确分析高考形势和学生实际,精心制定教学计划。 夯实基础,训练规范。研究考纲,注重双基,突出能力,强化知识梳理,做到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式复习。2、加强非智力因素,抓好心理教育,助长学习成绩。3、以课题教研促进教学,将课题研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促进教学高效,实现减负增效。
10.坚持教科研特色,教学科研成果斐然
《学习手册》:本学期高一、高二备课组根据《政治学科学习手册》编写模板,在年级组内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细致的分工,由刘平、黄荣平和向永知老师执笔,分别完成了高一年级《经济生活》四个单元的学习手册编写,高二年级《文化生活》四个单元的学习手册的编写,并且结合每一单元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研究课:本学期谢晓虹老师的一节研究课拉开了政治组“期初探索性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的序幕,此后,政治组每个成员都完成了一节“研究课”。以课堂为载体的行动研究为政治学科教学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在客观上提高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成绩。
论文课题:本学期刘平、黄荣平、陈玫、向永知等老师均有教学论文发表,包括核心期刊发表。这种理论研究为学科教学的行动提供了理论支撑。课题研究稳步推进,其中2个常州市“减负增效专项课题”《高中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的研究》(陈玫主持,多学科共同研究)、《基于校园数字化平台的政治学科学习评价研究》(刘平主持,政治组共同研究)进行了中期评估。《大文科视阈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B-b / 2011/ 02 / 048向永知主持)进行了开题,并被评为常州市“科研兴教”工程精品课题。
 
                             二〇一二年七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