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显微镜下,是另一个微观世界。
3月8日晚6:30,生物实验室灯火通明。十三个组二十多位同学皆准备就绪。绕场一圈,能发现不同风格的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蔗糖溶液和食盐水——走的是中规中矩的实验路线;梨汁、牛奶和浓肉汤——仿佛是把厨房搬进了实验室。最另类的要算一组电学仪器,附带了正负电极,似乎是想通过电流刺激草履虫。
6:45,比赛指令准时发出。许多小组都井然有序的按照事先演练过的步骤进行实验,或拟写书面报告,或采集样本,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但也有组员似乎对于课题产生异议,或茫然无措,或各执一词。
牵一发动全身,细微处掌全局
走走停停到了5班的比赛区域。他们的载玻片上,除了草履虫培养液,还有一些白色液体。“载玻片上滴的是牛奶么?”“嗯。”“效果怎样?”“不如理想中那样好。”“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之前我们一直是使用老师提供的另一种样本,草履虫个头大,也比较容易观察,所以实验效果好很多。但是没有考虑到现在这种草履虫的习性,好像牛奶不是那么管用。”看来平时练习样本的选择,也会对正式比赛产生不小的影响。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实践出真知
理论与实际总是存在一定差距。某一小组同学凑在电脑前凝视屏幕良久,认为始终找不到草履虫,遂举手向老师示意。裁判老师赶来后看了看屏幕,指出屏幕上几处小亮点就是草履虫。该组同学遂带些许惊愕点了点头。“你们刚才没有找到草履虫是什么原因呢?”“以前在书上看草履虫,都是扁平的,内部结构也看得很清楚。这次实验下来,我们对草履虫有了一个更全面、感性的认识,也纠正了许多误区,可以说受益颇丰吧。”
凡事该多想,多想出智慧
在实验室中走动,始终能闻到一些奇怪的味道,走到7班面前时尤甚。“你们用的是什么材料?”“肉汁。”“是实验室提供的么?”“不是,是中午从食堂取的大排汤和其他汤汁。”这一小组似乎总在不停取样,实验器材也多了两种:棉花和头发。“那你们现在进展怎样呢?”“嗯,不是很好。天比较冷,肉汤表面冻了一层油,导致取样的时候很不方便。”“那你们为什么要用到头发取肉汤样本呢?”“其实一开始我们用的是滴管,但是发现一滴肉汤的量太多了,集中草履虫的效果不是很好。”“那现在改用头发情况如何?”“之前没有试过,掌握不好观察时间,我们打算过会儿用玻璃棒再试一次。”“那棉花是做什么用的呢?”“之前从网上查到,在载玻片上放棉花纤维可以防止草履虫乱动,方便我们清点个数。”
计划中的采访被一阵惊呼声打断,许多小组正围着一台显示器窃窃私语:屏幕上的几团白色物质周围聚集了难以计数的白色亮点,正疯狂地试图摄食白色物质。被围在正中的11班成员一脸茫然,表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吸引了这么多草履虫,这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除了全程参与的同学,两位裁判老师也自始至终在场内巡视检查,不时进行提问与记录。比赛结束后,他们表示,此次活动准备时间长,许多同学都利用课余时间预先进行了实验,以积累经验。各小组提交的方案丰富多样,充分体现了创新性。整个比赛过程中秩序良好,各组诚实参赛,都有所收获。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小组方案不严密、操作不规范等等。总的说来,这次比赛还是很成功的。
一虫一世界,一镜一天地。微观世界仍有许多真知灼见等待我们去探索,去检验。向着真理出发,必能收获更多际遇。(高一(7)班 徐心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