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我校张耀奇校长带领退协张浩典理事长、后勤处金建平主任、办公室刘高平副主任一行四人赴北京拜访了老校友周有光、屠岸两位老人,并邀请到他们为即将出版的百年校史作序或题词。
24日上午,大家来到了屠岸校友的家中。屠老今年已经90高龄,但精神矍铄,举止优雅,反应敏捷,谈吐自如。甫一落座,他就聊起了自己当年的求学经历,聊起了当年教过自己的老师,一个个清晰的名字,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如数家珍。当讲述到当年学校的互勉会、游艺会时,他娓娓叙说当年的演讲、辩论、话剧表演情形……不由感慨,“虽然当时在沪办学,但省常中始终坚持着育人为本。”张耀奇校长向屠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向他赠送了纪念册、新校景图片、校友风采录等,当手拿着当年在校学习的学籍卡复印件时,屠老爽朗的笑了起来,“我当年的学习成绩不太好……我感激当年的老师,他们十分关怀学生!”当张校长向屠老介绍正重编校史以更好传承文化一事并邀请他作序时,屠老欣然同意,并当场题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整整一个半小时的会面,屠老谈性甚高,聊教育,聊文化,甚至聊到常州方言的保护,临别时执意要送大家到门口,并深情地对大家说,“母校中有一母字,每个人对母校都应该永远心存感恩!”
24日下午,大家又来到已经107岁的周有光老校友家中。周老的听力和行动都已不便,但依旧风趣幽默和达观。当得知我们是母校的来客后,他很是兴奋,“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可是全中国的一所很特别的学校,常州可是中国最早电气化的地方……”并欣然答应为学校题词。当聊到他的身体状况时,他笑着风趣地说,“古话‘长命百岁’很有道理,我早已过了100岁,那是上帝把我给忘啦!”周老虽过百岁,但至今坚持读书写作,去年还出版了新作,并且会上网,用电脑写作。当谈及教育时,他说,“我关注教育不多,我觉得最重要的教育阶段是高中阶段,尤其要重视语文……”半小时的会面一晃而过,道别时,端坐在椅子上的周老双手作揖,满脸的慈善笑容,一身的仁者之气。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常州,1918年到1923年在省常中就读。从1955年起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顾问委员会委员,还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上个世纪50年代应邀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等课程。
屠岸,1923年出生在常州,原名蒋壁厚,笔名李通由、叔牟等,文学翻译家、诗人。1942年省常中沪校毕业。1942-1946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戏剧报》常务编委、编辑部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当代》文学双月刊杂志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顾问。2001年《济慈诗选》译本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主要翻译作品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合译)、《英美著名儿童诗一百首》、《迷人的春光-英国抒情诗选》(合译)、《济慈诗选》等。出版有诗集《萱荫阁诗抄》、《屠岸十四行诗》、《哑歌人的自白》以及杂文、文艺评论等二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