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图文]可以预约的精彩——记校庆公开课
发布时间:2011-11-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涛 刘高平

 

为庆贺学校104岁生日,11月24日上午,我校各学科共计18位老师开设了18节校庆公开课,此次公开课的主题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自我更新、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主要标志。我校教师尝试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努力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力保这次校庆公开课的成功开设;各科老师积极准备,精彩呈现;来自无锡、镇江及市内的众多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特地来到我校,分别参与了听课和评课。
语文组张衍标和潘勤老师分别带来《管仲列传》和《记辜鸿铭(胡适)》两堂课,张老师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并把握文言基础知识,在课上有目的性的分析概括文本内容并合作探究作者创作意图,整合文学、历史等学科资源,深入浅出,严谨生动;潘老师将本堂课放在一个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浑然天成。提前三周让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究,提前一周让学生完成一篇写人的作文做铺垫,以便对照学习课文的写人方法;还设计了课后关于“民国那些人”的探究读书和读书交流活动等。评课过程中也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如保持了一贯的特色“深刻”;导向非常好,功底非常扎实;有创新、有亮点等等。数学组徐德同和季建生两位老师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独有的魅力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徐德同老师的课题为《空间向量的应用》,他从一道例题出发,通过与平面中的问题相类比,让学生集思广益,在发散性思维中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体系。季建生老师的课题为《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方程》,他以一种不断追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且探求问题的本质。在不同的变题中让学生体会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最终回到定义,客观而具有深度。英语组王翠芬老师的《Task Planning a holiday for a family》一课通过真实的交际任务驱动,注重教学资源整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支架,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危安琪老师的《Task Helping poor children》一课紧密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风格沉稳,在未用课件的情况下给大家呈现了一节朴实、实用的公开课,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十分到位,对于常态课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化学组分别由李华和陈卫两位老师开设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与《钠的性质和应用》。课堂教学中,两位老师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得到了市教研员吴永才老师的肯定和赞赏。生物组周雪峰老师的这节课是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题,从展示学生自己做的试管苗开始,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围绕试管苗的形成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完成了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政治组陈玫老师带来一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她继续让学生走上讲台,由学生陈述自选课题的内容、可行性、意义等等,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平等轻松、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课题的确定工作。历史组汤永成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王安石变法》这一课,课上汤老师沉稳中富有激情,生动中蕴含思考,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信息技术组吴涛老师开设了一节题为“让软件设计不再神秘——信息的编程加工”的校庆公开课。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十分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行为,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预设与动态生成的一次有效尝试。音乐组刘微老师带来的是《高二歌唱模块教学》,歌唱是艺术,也是技术,刘老师的课生动而富有激情,易懂而满含技巧,女中音,男高音,这样的专业词汇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跳动在同学们的思维中。同时,物理组刘立亮、冀林老师的课科学严谨,生动直观,注重过程;地理组裴正伟老师从问题到措施,从反思到意义,从现实到未来和学生一起分析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美术组李昭君老师深入浅出的化解了学生对中国画鉴赏的难点,结合感性和理性以及结合中国画论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析、鉴赏了齐白石的花鸟画,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感悟了中国画的审美神韵;体育组石建峰老师的也是精彩纷呈,传授技巧,剖析技能,带给学生们一次次知识与能力的盛宴。
这是一次全面的展示,也是一次难得的研讨学习,对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研究提升质量不无裨益。其间,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还观摩了我校学生的大课间跑操活动。最后,所有听课老师分各个学科组进行了集体评课。在本校各科开课老师详细介绍教学设计和反思的基础之上,各位老师关于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细致分析,深入探讨,说启发、抒感想、言展望,气氛热烈,学校之间需要这样的互动交流和坦诚相见,期待着下一次的会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