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方式 追求幸福课堂
——记陆建生名教师工作室第二十二次活动
一番细雨洗清秋。10月25日下午2时,常州市高中语文陆建生名教师工作室一行十余人再次来到戚墅堰实验中学。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由尚嶔老师执教高三年级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王鑫老师执教初一年级苏轼的词《水调歌头》,重点关注教师引领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策略,戚实中“中学幸福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全程参与了此次联合活动。
两节公开课围绕着“如何引领学生的阅读”展开。尚嵚老师的课由杂文《说神》引出了一个神鬼混杂的特殊时代,学生完成对文本的初读后思考“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的问题,而后老师通过对部分内容的研读,引导学生明白:文之味在语言,品味语言实是一件有趣有味之事,小说家的语言中有作者的情意,有人情世态。王鑫老师首先为初一的学生准备了和课文相关的两组智力大冲撞游戏,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初步体会词作的情感;接着王老师引领学生进入“苏轼月下把酒吟诵图”的意境,由诗前小序、上下阕的重要信息带领学生完成从浅层阅读到主题探讨的学习过程。
工作室领衔人陆建生老师组织研讨活动。两位上课老师阐释了自己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并对教学得失进行了反思。来自五中的顾勤沅老师认为尚老师的课是他独特风格的一种展现,王老师的课清新自然中完成了“诗教”。工作室成员戴年陶老师认为,现在的教学方式往往学生走在台前,教师退到后面,尚老师主动上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创新;王老师的课学生学习氛围浓烈,在快乐中探究诗词的创作。顾岚岚老师认为尚老师文本解读深刻,语言简练;王老师如行云流水般完成了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岳敏老师认为尚老师在文本设计上有创造性的东西,王老师对文本把握十分全面。程代军老师首先对“幸福课堂”的含义进行了自己的解读,提出了“阅读是什么”、阅读民主如何体现等疑问,尚老师将会成为一位“孤独的英雄”。刘效海老师就河南省的语文教学情况与我市进行了比较。接着,戚实中“中学幸福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组长李惠娟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课题的进展情况。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陆建生老师作总结发言。陆老师首先感谢戚实中各级领导对本次活动的支持,欢迎戚实中课题组的联合活动,接着他详细分析了两节课,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有益尝试,结合亲身的体验,再次进入文本,更深层面地进行解读。
(尚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