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图文]潜心“取经” 用心“传道”
发布时间:2011-10-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黄天庆

 

2011101416日,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我校历史教研组组长汤永成老师参加了这次历史教师的专业盛会,围绕此次年会的主题“历史教育与学生的公民素养”和我校历史教育与教学的现实问题,汤老师潜心“取经”,收获颇丰。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历史组所有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紧跟并引领全国的历史教育教学,汤老师经过精心准备,在1019的历史组教研活动中详细地介绍了此次外出学习全过程。
首先,汤老师介绍的是大连市红旗高级中学杨晓军老师和江苏扬州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王雄老师的观摩课。汤老师不仅介绍了杨晓军老师《从大连近代历史看中国的百年变迁》和王雄老师《辛亥革命》这两课的课题与教学目标,并且对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宾华老师和上海晋元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分别对两课所做的精彩点评也进行了介绍。接下来,汤老师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学术研讨情况,分别从“60年来历史教学研究的成就”、“历史教育与学生的公民素养”、“基于史料教学的专业素养”三组专题讨论,说明了来自大江南北的历史教师们在这里的激烈交锋和观点碰撞。对于高端的学术研讨,汤老师还介绍了他所听的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先生《民国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和外交部高级外交官张拓先生《新中国重大外交政策的历史背景》的两场学术报告。汤老师认为两场报告以其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许多真知灼见,给与会者呈现了一次思想的盛宴,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并且推荐组内教师要读一下《炎黄春秋》2011年第7期上袁伟时教授所写的《大清帝国的两道催命符》,这样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深刻地认识和思考辛亥革命。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思想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尤其是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研究性教学,要研究教学内容、要研究学生、要研究教法等,这才能是一种好的历史教学。通过汤老师的潜心“取经”, 用心“传道”使我组老师受益匪浅,新理念、新方法的传授让老师们耳目一新,并有一种充实感,这对我校历史组的教改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大连近代历史看中国百年变迁》授课现场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宾华老师在评课




       江苏扬州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王雄老师授课现场

          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先生学术讲座现场
汤永成老师和袁伟时教授(中)及赵亚夫教授(左)在一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