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高二辩论赛精彩片断集锦
发布时间:2011-04-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415日下午,我班与高二(5)班在选修教室四进行了一场辩论赛。我班为正方,支持进行“虎妈”式教育,而5班为反方,支持进行“兔妈”式教育。经过整整一节课的激烈辩论,我班获胜,我方二辩赵爱琴同学荣获“最佳辩手”称号。
排比抒情,尽显文科功力
辩论一开始,我方由《三字经》引入论题,别出心裁,显现出了极高的人文素养。随后抛出的一连串问题,句式整齐,掷地有声,令人难以反驳。在辩论中,我方也多次运用排比抒情句式,使得原本只说理不说情的辩论,变得有声有色,充满人文气息。精彩的语言,缜密的思维,令人拍案叫绝。这几位真真是文科班的精英,文科班的骄傲!
我方辩手激情澎湃,对方辩手沉着冷静,都不失为精英。对方辩手们坚守立场,几次挑出我方论点中的瑕疵并进行批驳。
激情睿智,展露应变能力
辩论场上,情况瞬息万变,随机应变能力是制胜法宝之一。能言善辩,首先就要善于倾听。因为纵使你有再充足的准备,也可能遇到不曾考虑过的问题。如若只是照本宣科,岂不贻笑大方?
在辩论中,我方辩手自信满满,激情睿智,毫不迟疑。在这方面,对方略有欠缺。因而我方利用这一优势,在表达观点时语速快,吐字清晰,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阐述了更多的东西。内容的丰富也是我方的一大优势。我方例举了不下十个事例,如王献之要求王羲之写完十八缸水,帕格尼尼在家长督促下苦练小提琴等。相比之下,对方未举出实际事例,只是一再在理论上构建理论,显得有些空洞与仓促。
倾力付出,学会利用资源
这次的辩论赛教会了我们很多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利用资源。
学会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笔者整理了一下为辩论准备的所有资料,全是网络或手抄的资料,一张一张叠起来,足有五厘米厚。
学会利用时间资源。辩手们为了这场辩论,在晚自习和午自习时,都聚集到一起进行讨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点一点挤出来,就成了十分可观的一整段时间。正是他们这种争分夺秒和倾力付出的精神,才使得这次的辩论这么顺利与精彩。
学会利用人力资源。我班的李言伟同学来自于美国,他为辩手们提供了许多国外的信息,使大家了解到了许多不曾听过的宽松自由的管理制度的弊端,为辩手们辟开了一个新的视野。在此,要特别感谢李言伟同学为我班辩论提供的帮助。谢谢你!
 
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正是由于我班深厚的文科功力、强大的应变能力以及善于利用资源,我班才能取得胜利。当然,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衷心希望我班能再创辉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三班加油!
高二(3)班通讯员 翁心源
 
本周五下午,我班和(2)班进行了一场题为“虎妈式教育与兔妈式教育哪种对学生发展更有利”的辩论赛。双方针对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唇枪舌剑也不过如此。
随着主席宣布辩论赛开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序幕。首先由我班正方一辩对本方观点进行陈述,时间为两分三十秒,但由于对方计时员的失误,在还有一分半钟的时候举起了“还有三十秒”的牌子,导致我方一辩俞晨同学稍乱阵脚,在停顿了一秒后,干练地加快语速,飞快搜索着稿子中的关键论点,在意料之中,观点还未阐述完,就被牌子上“时间到”三个大字给硬生生地逼了回去,俞晨只能诧异地坐下,而我班同学则开始面面相觑,然而主席并没有注意到,这样的情况必定给评委留下了准备失误、经验不足的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方的情绪。相比之下,在充足的时间内,对方一辩蒋爽同学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观点,自然地手势也显得熟练而准备充分,恰到好处的时间把握更是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是攻辩环节,我方二辩对反方二辩提出了较为尖锐的问题,语气也十分强硬,对方二辩也是应对得比较自如,高天同学穷追不舍,又针对对方的回答抛出了又一个尖锐的问题,两人均口齿伶俐,气势夺人。对方二辩又针对“创新”问题对我方的虎妈式教育表示质疑,而我方显然有所准备,高天同学的一声“有”在气势上九不输对方,进而有力地反驳了对方的观点,对方同样也是尖锐地向我方要虎妈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而在这一点上,似乎是我方没有料到的,高天同学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对方二辩一再地逼问,客观地来说,在这里我们的气势似乎输了一截,完全书面的理论、稿子是没有办法应对对方强烈的反问的,“时间到”适时地出现。我方三辩王嘉恩同学采取“循循善诱”的战略,首先提出一个让对方没有机会反对的问题,而对方也十分配合地顺着我方思路回答了问题,但是对于我方的第二个问题,对方似乎因怕被引入陷阱而坚定地说了“不是”,王嘉恩也顺着他的思路进行反问,对方并没有正面回答,反而说我方对辩题没有正确的认识,在爆发的掌声中王嘉恩提高音量,重新念了问题,表明并没有问题,只是对方忽略了一些关键字眼,而王嘉恩继续进行问题轰炸,不知不觉将对方转移到了我方观点上,可惜对方还未来得及反驳,时间帮了他的忙。而对方三辩非常淡定地又一次开始询问我方关于严格管理的具体范围和方面,王嘉恩同学一站起来就有如轰炸机,飞快的语速带动了现场每一位同学思维的飞快转动,清晰的概念和条理也在周围产生了强大的气场,生动的情景模拟更是强有力地阐述了本方观点。对方三辩只能从另一方面进行再提问,王嘉恩结合我方的论点和对方刚刚的回答,措辞准确,思维敏捷,巧妙地抓住对方的漏洞,强调“虎妈也是尊重孩子的”,随之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攻辩小结似乎不太理想,由于之前的影响,一辩显得有些紧张,但这并不妨碍我方阐述观点。对方的攻辩小结抓住了我方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是从对方不太流畅的语言组织中,我是否可以断定这张纸条是观众递给四辩的那张呢?请原谅我在这件事上没有办法淡定。
接下来是最为精彩的自由辩论环节,我方四辩王苡人同学先声夺人,优雅中不失坚定,风度翩翩中渗透着尖锐,直面创新问题,同样也是飞快的语速,敏捷的思维,清晰的思路,向对方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强有力的反问语气不禁使现场掌声雷动。对方二辩起身回答问题,抑扬顿挫的语调似乎给他们平添了一分气势。俞晨不甘示弱,起身一连串的反问,而对方早有准备,并且给出了我方刚刚没有正面回答的具体措施。在语速上,王嘉恩绝不输给对方,说他是不停的轰炸机也不为过。相比之下,对方三辩的继续淡定让我们折服,他又一次回到对辩题的理解上,接着口齿非常清楚地阐述了观点,王嘉恩又一次站起,这次对方一辩抢到了发言权,竟然说兔妈教育也是有惩罚措施的,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对方所说的是一只披着兔皮的老虎呢?接着双方对对方的极端案例进行了辩论,王苡人彬彬有礼的谈吐与王嘉恩截然不同,其语气语调完全是一种我称之为“微笑式的秒杀”,却也不失强硬。但一时语快却被对方四辩抓住了把柄,不过对方的反驳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王嘉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绝妙的比喻“对方在兔妈上装了虎牙”不禁让人啧啧称赞。双方进行着思维与语言的竞赛,进行着勇气与智慧的较量,将辩论推向高潮,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的总结陈词双方都抓住了对方的漏洞,而我想说,辩论本来就是一种关于概念的争论,没有所谓的偷换概念,只是个人理解不同,导致了人们之间的争论。
最后的结果是,王嘉恩同学拿到了最佳辩手,而获胜的却是对方。顿时有一种失落。想想这几天来为了准备辩论,全班同学目睹这四位辩手利用一切时间讨论,吃饭也不去食堂,睡觉时间也缩减了很多,他们付出,却没有胜利,但是他们绝对没有输。
高二(9)班 通讯员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激战正酣的09届高二辩论赛迎来了残酷的淘汰赛初赛。头脑风暴再次袭来,犀利与幽默并存,智慧与风度再现。唇枪舌战间的“惊涛骇浪”展示了高二(8)班和(10)班同学的风采。
本次比赛高二(8)班的同学作为正方,他们的观点是,虎妈式教育,即严格管理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反方同学——高二(10)班的辩手们则持有相反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是,宽松自由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正方一辩(马亦欣同学)首先进行陈词,正方一辩对虎妈式教育下的“严格管理”作出了精炼的诠释,分点仔细地阐述了虎妈式教育的内涵和精髓,强调了虎妈式教育的优点。反方一辩(徐顺怡同学)也不甘示弱,她陈述了①兔妈式教育并不是放纵,其本质是为孩子提供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孩子的批判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②兔妈式教育才是完满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更有益处。③加重孩子的生存压力,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轻则扼杀天性,重则导致性格走样,难道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吗?④中国的国情要求我们从“中国制造”改变为“中国创造”,而兔妈式教育无疑能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虎妈式教育太过急功近利,兔妈式教育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热烈的掌声后,双方进入攻辩环节。正方二辩(宋亦轩同学)选择反方三辩(王元开同学)并提出问题——“如何规避宽松式教育产生的风险?”反方三辩(王元开同学)强调:“宽松式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不是放纵而是教育,它具有一定的规程,其目的是引导和规范被教育者。它的具体方式是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创造学习者本身想要的,并且适合其发展的环境,使其健康成长。”他的发言赢得一片热烈的掌声。反方二辩(马韵雯同学)对正方三辩(蒋易成同学)提出问题——“社会的浮躁导致了如今流行的快餐式教育。这就是真正的教育吗?”正方三辩(蒋易成同学)提出:“中国的社会现状是学生数量非常庞大,家长的素质目前还并不适合宽松的教育方式。”反方二辩(马韵雯同学)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家长的素质目前还并不适合宽松的教育方式,那就允许虎妈式教育吗?虎妈式教育凭借其单纯的打骂是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的。”而这一陈词似乎也让正方三辩(蒋易成同学)抓住了机会:他一再强调虎妈式教育并不代表单纯的打骂,并对虎妈式教育的真髓作出了进一步的诠释。攻辩进入相持阶段。正方三辩(蒋易成同学)选择反方三辩(王元开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宽松的管理方式忽视了一些问题,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缺失。”反方三辩(王元开同学)回答得恰到好处:“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个人。教育者的使命是激发学习者个人对学习的渴求和欲望。教育方式仅仅是一种方式,学习是学习者的学习而不是管理者的。管理者的作用是引导学习者自发地学习,产生对学习的渴望和兴趣,是一种引导,不是推它去学习,更不是压迫他学习。”最后反方三辩(王元开同学)选择正方三辩(蒋易成同学)就华尔街日报上美国人断定“中国出不了比尔盖茨。”的新闻提出问题。并指出,中国大陆现在的这种教育方式,很多学生一上大学后放松懒散。而兔妈式教育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一点。况且虎妈式教育的压迫,往往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反抗。
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正方一辩(马亦欣同学)作了精彩的攻辩小结。她再次强调严格教育并不是压迫教育,创造性和纪律性并不互相矛盾。反方一辩(徐顺怡同学)的攻辩小结,其主旨在于兔妈式教育更符合教育的主题,引导主体的健康成长和情趣的培养。如果不是压迫,那么虎妈式教育虎在哪里?而这种“虎”的教育方式往往使学生缺少创新能力。
最精彩的莫过于自由辩论环节。正方四辩(周圣敏同学)首先提出了,日本改革教育而面临失败的例子。提出效仿西方教育并不适合日本的教育,日本尚且如此,又更何况中国呢?反方三辩(王元开同学)指出:“兔妈式”只是一个定语,重要的是“教育”。日本的教育失败只能说明日本学习学得不到家,没有把西方宽松式教育的真髓学到位,你怎么能够指望在“虚假宽松”的情况下,取得和“真正宽松”情况下取得同样优秀的成绩呢?正方一辩(马亦欣同学)又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宽松教育具有其局限性,日本况且学习不到家,如何在中国推广呢?反方二辩(马韵雯同学)做了精彩的发言,她强调虎妈式教育的严格和压迫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正方一辩(马亦欣同学)又重申:虎妈只是一个标签,它是一群以同样的方式管理和教育的主题的合称。反方三辩(王元开同学)强调道:兔妈式教育是学习者内心自由的理想,是能够引导我们的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正方四辩(周圣敏同学)语出惊人:兔妈式教育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反方四辩(李一涛同学)对此作出完满的解释。正方一辩(马亦欣同学)又强调:严格教育是有具体措施的,现在自由派的教育理念忽视了纪律的重要性。而纪律对成功起到的基础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反方三辩(王元开同学)对此发表自己的观点:兔妈式教育绝对不是理想派,这种教育方式使得西方领先中国数十年。中国大陆的教育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没有任何好处,只会使学生失去创造的热情。正方四辩(周圣敏同学)举出身边的例子:我们身边有的同学们,打游戏,网络交友,谈恋爱。而我们学校正处于比较宽松的教育模式中,这难道不是很好的说明么?!反方二辩(马韵雯同学)对此并不赞成,她一再强调:严格和压迫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利于人格塑造,只会让学生变得呆板木讷,虎妈式教育下的孩子一个个都像呆子一样……
反方提前用尽了自由辩论的时间,最后的时间里,由正方代表轮换交替发表自己的观点。
最后是总结陈词时间。反方四辩(李一涛同学)如是总结道:①虎妈式教育,是以教育者所期待的某种结果和可实现的目标为动力的。而我们又怎么知道,如今的选择是否正确。兔妈式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幸福。虎妈式教育下的孩子们缺乏生活能力,表达能力。一个人都不知如何表达爱,他又如何生活?②虎妈式教育是有规律的,有计划的,大面积的阉割人的活动,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扼杀学习兴趣,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压力和压迫,容易引发心里问题。即使有了高学位,年薪几万的职业,却也成就不了高度智慧的优秀人才。③中国人用过于严厉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是一种灾难。它会迫使被教育者以更为强大的力量,反作用于家庭和社会。这是家庭的问题,学生的灾难,社会的悲剧!这就是赤裸裸的教育的扭曲。④为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道路——兔妈式教育。李一涛同学精彩激昂的发言赢得一片掌声。
正方四辩(周圣敏同学)认为:①兔妈式教育方式严重脱离现实的想象。它是难以触及的教育方式,试问,没有严格的教育,没有严格的习惯,如何成就人才?②重述观点。将虎妈式教育的精髓和内涵再次重申。③再次强调虎妈式教育,并不是压迫。④虎妈式教育的优点,是营造一种合理的教育环境,教育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虎妈式教育具有普适性和可推广型的……
在观众提问环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而双方辩手对此都作出了精彩的解答。
当主持人拆开信封时,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主持人宣布本场比赛的最佳辩手是高二(10)班的王元开同学,获胜方是高二(10)班。(10)班的四位辩手都鞠躬致敬。在祝福声和掌声中,辩论初赛圆满地告一段落。
                          高二(10)班通讯员   史雪寒
 
     虎妈vs兔妈,这一场辩论以主持人的一句轻轻的反方胜而告终,而留给作为正方的我们,自然有莫大的遗憾。也许在几个小时前,我们班的小辩手还满怀信心热烈而论,而现在,面对的是失败。
     但从整场辩论来看,激烈又不失风度,两方的辩手们都表现的很不错,我们不能否认反方辩手思维敏捷且语速很有阵势感,而我方主线清晰,环环相扣,尤其是四辩总结的观点饱满有力也是一大亮点。可以说这是一场不错的辩论赛,十三班与四班在唇枪舌剑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也许是我们太轻敌,也许是准备还不够充分,也许是临场发挥不够好,不论是哪一种也许,都不完全是一种失败。我们从这场辩论中都收获了一种活悦思维与团队合作,参与辩论的所有人都在埋怨的是自己的失误,十三班虽在众所瞩目的信任的目光中黯然退场,但我们依旧坚持,十三班的你们是好样的!你们依旧是我们的骄傲,感谢你们代表我班在辩论的赛场上挥洒“光芒”,用你们的荣光将十三的这一路照的更亮!
                                             高二(13)班通讯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