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参赛
任何东西,基本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就学校体育教育而言,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开展“新生代”体育教师的基本功比赛很有必要,它可以检验和考核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起飞平台,促进其专业意识的提高和发展,最终把教育高效地惠及到学生。但这不是为了“区分”和“约束”教师,而应该是“引导”和“激励”教师,使个体诉求与行政推进内化为一种发展自觉。
恐怕没有哪个科目的基本功比赛和大练兵有体育学科的项目繁杂,说课、评课、模块教案、论文、演讲、才艺、十多项技能的抽测、抽签上课等等,光是比赛规则就要好生研究一番。体育教师大多长期经历过运动竞赛,对好名次的向往有着更多的嗜血性,虽然我们提倡的体育比赛精神是“胜负不足惜,重要在参与”。
我本可以小富即安,选择什么都不做,因为此次比赛对我而言已是超龄,而且我就是名次比得再好,也不会突破第一(2006年时已经是“无意于佳乃佳”了)。有一则轶闻,说是总统未到任期而辞职,记者问:为何?答:因为没有升迁的机会。没有那位总统的豁然,我很痛快地就报名了,难道自己真的是嗜血成性,还是想放开思路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给自己设定一个前行性目标!这样做是有风险的,成则梅开二度,败则晚节不保。因此赛前还是不免忐忑,出名、证明、正名、骂名、留名的几种比赛结果始终在心里盘想着。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终究会有其功利性目的,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一个学校总有很多优秀的人才,通过比赛可以让人懂得更多。回到赛前还真不敢说参赛是为了什么什么,只能说是达成目标后我才敢喊出了或许是先天的性本的东西。就像一位名人所言:到达某个高度,你才有资格说你不是为了钱。为名次而比赛的人虽肤浅但务实,可如果想要并能够持续发展,自然就要更新提升事物的理念和价值观,在奋斗过程中不断学习领悟,把自己拔到更高的境界。当然这样的制高点也只能由有眼光、有远大理想的人来担当。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好象离这种境界又近了一些,如同闭关修行后的出关,功力大增。原来勇气也是一种天赋、才能与魅力!
可能有人会认为讨论为何参赛没有什么意义,其意义应该是在如何去比赛和怎么参赛成功上。尼采说过:“人惟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同样我们唯有明白为什么参赛,参赛为了什么,才能有更好的提升空间。我没有本领把这件事情上升到哲学和追问人生的高度。但如果能赋予其意义的话,小的范围来说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大的范围可以说是为校为生,是一种社会责任。因此我还希望我(们)是创造意义而不是寻找意义。在做的时候我固然会思考如何去做,但结束后的反思我觉得比参赛更重要,所以我要认真思考参赛为了什么,为了什么参赛,从而提高自身的经历品性,看到我一路走来的脚印,弄清楚自己的位置和目标,并获得超越比赛本身的认识,哪怕她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次次劳累和诟病。如果不附加其他的东西,比赛其实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她能让你不断收获知识,琢磨教育、化蛹成蝶;比赛其实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她能让你加速专业发展、体验甘苦;比赛其实是一种精神的培育,培育组内老师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海豚”精神……。既然是这样的机会和过程,何乐而不为!我们需要成功的心态,但不能有成名的焦躁,所以只要不浮华,我们的眼眸会很清亮。
爱因斯坦曾经说:“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我认为这种价值应该与名望或权势毫无干系。只要对这个世界有些许贡献,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无论这种贡献是老师教育了学生、发明了一个专利,还是我写下了上面的话。(本文纯属喃喃自言,是我笔写我心,是获奖感言,更是对众多“TV”的感谢和回报。刘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