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创新教育的助推器
——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1年科技节
3月12日,我校2011年科技节历时两个月,在学校精心组织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落下帷幕。本次科技节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的“电脑创意设计”共收到电脑画报、动画的艺术设计,配乐故事广播,视频短剧小品等作品40余件,第二阶段则主要开展了理化生的探究实验和水火箭、妙趣大连环等头脑奥林匹克项目。
快乐在合作中放大
3月11日晚,学校实验楼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实验室里三五位志趣相投的同学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步步为赢”的探究实验。物理实验室里,同学们设计并制作出了分秒不差的计时器,博得室内阵阵喝彩。化学实验室里,同学们通过化学反应的分离解析来揭开暖宝宝构成谜团。
3月12日下午,不论是学校操场还是头奥教室都在上演着一个个奇妙而真实的场景:一个重量不超过40克的用一次性圆竹筷子和胶水来制作的结构竟然承受了120公斤杠铃片的重压,高一(11)班的潘佳慧、邹书铭虽是女同学,但她们一样可以聚精会神的往结构上增加重量;一枚鸡蛋从十几米的高空抛下却完好无损,同学们只拿着用A4纸和胶水制作的装置演示“鸡蛋撞地球”;高一(9)班的同学利用拉断装水的气球使小车滑动,推倒多米诺,使水箱里的气球爆炸,水面晃动,将装有蜡烛的泡沫板退稿,点燃细线,细线烧断启动电风扇吹出雪花,而高一(6)班同学还利用小仓鼠启动装置,可谓别致新颖;在水火箭项目中,高一(1)班的射程是最远的,这个水火箭大体由两个大的可乐瓶制成,两个瓶中都装有一定量的水,等气压打足时,便射出其高度达到了40米左右,路程有160多米,十分精彩。
正如李尚泽同学所说:“科技节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使我们自主学习的快乐得以放大,我们都很享受其中的快乐!”
兴趣在创新中激发
3月12日下午,图文广场人头攒动,理化生三个实验区域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在探究“火柴头中硫、氯成分的检验”现场,一个漏斗倒置,连着一个旁边带口的试管,里面装着品红溶液,而那口也连着一直针管,用来抽气。同学们忙的不亦乐乎,高一(11)班的陆文轩同学将火柴在漏斗下点燃,贾卢建同学抽针管,使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都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了,而朱永鑫同学则记录实验过程。比赛才过去五十多分钟,这个小组就做完了实验。化学教研组沈燕萍老师说:“这个小组非常棒,原本需要90分钟的即兴实验只在49分钟已经用两种方法做好了。”该小组在实验结束后中介经验说,做好这个实验关键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解题和构思的能力,二是实验程序设计的科学性,三是组员之间默契的配合。
在探究“校园植物(洒金珊瑚)群体大小是否合理”的生物实验中,高一(10)班于嘉悦同学正蹲在校园的花圃旁用手测量植株距离与土地,他说:“此项实验既需要我们实地测量单位面积上洒金珊瑚的植株总数,又要熟练运用叶面积指数公示演算,更让我们对校园的植物分布有了更为精准的了解,原来生物学习还有这么的乐趣啊。”“测量常州本地的重力加速度”的探究实验更是激发了学生对本土物理知识探究热情。
学发处的任惠宇主任介绍所说:“本次科技界最大的亮点就是增设了即兴实验考查环节,即兴实验就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实验要求自主设计实验程序并独立完成的同台竞技项目,即兴实验不仅巩固了学生的书本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据介绍,本次即兴实验环节物理、化学、生物都提供了题目,高一年级的每个班级都派出了选手现场“竞技”。
学校:努力打造合作、探究的创新教育氛围
省常中非常重视创新教育,张耀奇校长、戚宝华副校长等校领导经常深入学生实验室,观察并指导学生的实验。戚宝华副校长说“我们的学生有愿望也完全有能力去探究课本外未知的东西,学校的科技节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探究热情,学校会不断完善科技节的内容,不断增强科技节在学校创新教育中的助推器作用,真正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校还认为:科技节的价值不在追求成功,而是创造一个合作放大快乐、创新激发兴趣的体验过程,省常中将努力打造合作、探究的创新教育氛围,让自主探究真正助推学校的创新教育。(张衍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