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教研组 英语 教研组长 赵燕、丁向红、范丽君 2011年2月17日
一、背景说明
本学期跨度较短,且穿插了各类重大考试,其中,高二年级即将在三月底参加全省学业水平考试,高三年级面临一模、二模以及高考的重大考验;再者我校英语学科课程方案和三年发展规划进入具体实施的第二年,在总结经验与不足的前提下,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推进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前一学期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期初探索性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
2010年8月28日,新学年伊始,省常中外语组全体教师带着观察量表走进了吉莉、孙维娜两位高三老师的语法探索性教学课堂。两位教师精心设计,认真教学,为全组老师就英语语法教学如何创造有效积极的课堂做了大胆尝试,会后大家基于课堂观察量表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我组两位特级教师也作了精彩点评,授课教师也积极开展教学反思。
二、春水润心、秋山明智——何一希老师从教30周年英语教育主题论坛
2010年9月10日至12日,常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坛在省常中举行,作为本次论坛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省常中何一希老师在其从教30周年之际举办了一次英语教育主题论坛。本次论坛中,何一希老师回首过去30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提炼了多年来的教育领悟和智慧,并就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和深思。
三、组内青年教师公开课、评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青年教师是学校一笔宝贵得财富,是未来省常中的顶梁柱,外语组一直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经常性的组织组内德高望重的老师观摩、评析青年教师的课,力争让他们在继承省常中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开拓新局面。
如何让英语阅读课有声有色又扎实有效?这一直是英语教育界思考的问题。10月22日,作为学校“基于课程统整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课堂教学观摩及评课活动之一,英语组张梦婷老师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向全组教师和远道而来的江苏省各地英语教师开设了一堂公开课。课堂上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而有效的阅读活动,学生的热烈讨论,各种信息差的交流,都给所有观摩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省常中英语组三年规划中期评估暨学科指南论证研讨会召开
2010年11月6日上午,英语教研组三年规划中期评估暨学科指南论证研讨会在学校太雷厅举行。市教育局教研室专家宋德龙、刘芸、校长戚宝华、校特级教师何一希、校课程处尤国兴主任以及全体英语组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各年级备课组长分别就学科指南编写的原则、内容、特点向与会专家做了说明,教研组副组长范丽君老师对近年来英语教研组的发展成果和现状做了汇报,专家们对英语组发展状态和学科指南的编写做出了全面的点评,与会教师也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在热烈的交流讨论中思路不断拓宽、线索更加清晰,对后期的教研组工作及学习手册编写工作指明的方向。最后,戚校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点明了近年来英语教研组在工作中取得的业绩,也指出了工作当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更指出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五、英语组青年教师在全市基本功大赛中拔得头筹
11月份,常州市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历时一个多月终于拉下帷幕。我校外语组年轻老师积极参与,经过笔试、面试、上课等层层选拔,获得佳绩。马春蕾老师获市区三等奖,潘正凯老师获二等奖,樊蓉老师获大市三等奖,张梦婷老师获大市二等奖,董焱老师获大市一等奖。同时我校获团体优胜奖。此外,在同时举行的江苏省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中,董焱老师和马春蕾老师分别喜获二、三等奖。
六、2010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12月10日上午,由省常中英语组协办的2010年省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年会开幕式在我校太雷厅热烈召开。特邀的英语教学方面的专家、省市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和来自全省各地区150多名代表济济一堂。年会持续了两天,给与会老师专家提供了一份英语教育教学大餐:通化师范学院院长、国家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包天仁教授做了一场题为“当前英语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报告,给与会代表们带了了诸多思考;省常中外语组樊蓉老师精心设计,认真准备,给来自全省的外语教师代表和外语教学专家开设了一堂以search for happiness为主线的一节令人击节赞赏又意义深远的公开课;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教授则从自己刚刚完成的《应改变“保姆式” 的方式和“家长式”的目标期待》论文出发,大声疾呼教师要坚持教学底线和职业的尊严,从产出与输入、尊重语言学习规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为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也忠告教师勿忘对学生创新精神、母语文化及人格的培养。
七、省常中优秀学子在各类英语技能比赛中表现卓越!
10月份,我校学生在第九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表现突出,以纯正的英语发音、优秀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获得了大赛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赞赏,取得优异成绩。获奖名单如下:
全国优胜者:陈曦、金秋、屠钟炜、何馨逸、薛鸿究、郦丹琪、常韫、吴茜语;分赛区优胜者:陈曦、金秋、屠钟炜、何馨逸、薛鸿究、郦丹琪、常韫、吴茜语、潘玲、黄于清、檀晓洋、郑蕾、刘逸彬、张颖、宋杉、潘一琛、易昕、何苏岚、储晨迪、史林曦。
12月份,在第九届“21世纪•CASIO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江苏省复赛中,我校共有21位学生进入省决赛。
八、谢晓枫名师工作室中期评估论证会召开!
12月27日下午,常州市谢晓枫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在省常中进行中期成果展示活动,工作室特别邀请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范文芳教授(清华大学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与大家一起研讨。这一活动吸引了常州市中小学英语教师30多人,常州市教研室高中英语教研员与课题组全体成员全程参加了展示活动。
在近二年的时间里,工作室成员在英语教育和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近20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一项省级课题接替并获地区教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三位教师评优课中获奖,两位教师被评为市骨干教师。
三.本学期基本任务和要求
(一)继续修订和完善学科课程方案,推进方案的贯彻和实施
本学期学校课程方案和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实施。在新学期中,外语组将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拓展。高一年级将开始在全年级范围内试行口语测试,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高二年级将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语言之美,展示语言之美。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外语组每位成员都要积极投身于课程实施和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在试行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尤其要关注在推进和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时记录,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不断的打磨和整合中,能够打造一个真正适应省常中教育和教学需要的学校英语课程体系。
(二)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外语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言学习的原理和语言学习的原则,在确保教学过程的大容量和高密度的同时,能够符合语言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移情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同时要处理好教师课堂教学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使课堂教学真正向促进学生和教师终身发展的方向而努力。
(三)加强科研能力的开发和提高
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给我们的科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空间。本学期外语组将以申报市学科基地和省重点课题为契机,关注和跟踪新方案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及得与失。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升、写作教学等问题将成为我组课题研究的主题。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有效性,反思师生的教与学过程、探求问题解决方法和途径,以期在共享和交流中得到共同的进步和发展,并能有机会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中与同行交流研究成果。
(四)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本学期,外语组将以学校为各年龄段教师制定的一系列发展计划和举措为依托,力求打造一支更为精良的专业团队。我组青年教师人数众多,佼佼者也甚多。我们要借助于这一群体好学上进,积极肯干的优势,在自我研修、课堂实践、教学反思等诸方面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学会听课、学会评课、学会研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科研论文。同时八年以上的骨干教师也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积极申报学科骨干、带头人、特级等荣誉称号,更好地带动组内教师发展氛围。
(五)营造积极和谐、务实肯干的工作氛围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工作氛围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我组成员要秉承外语组一贯的低调务实的工作作风,各成员要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坦诚相待。实行资源共享、经验共享,积极合作,以求共同发展。
四.各项具体工作的安排
英语 教研组 2011.2-2011.7月份校本教研活动安排
时间
|
地点
|
内容
|
需协调的问题
|
2月18日
|
学科活动中心
|
期初工作部署及交流
|
|
3月25日
|
学科活动中心
|
2011届高考研究专题
|
|
4月22日
|
学科活动中心
|
口试与诗歌朗诵会等事宜部署及交流
|
待定
|
5月27日
|
学科活动中心
|
高二年级与高三年级就2012届高三英语教学研讨交流
|
待定
|
6月24日
|
学科活动中心
|
期末工作部署及交流
|
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