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原创]省常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学组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1-01-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化学组

 

1、化学组顺利通过三年主动发展中期评估
20101113上午,我校化学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会议顺利召开。
    中期评估主要从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三个方面对化学组近两年来的发展进行了自评、互评、专家点评。化学组的主动发展以课程建设为基点,制定课程方案、编写各年级学科指南,编制各年级学习手册。化学组的课程建设一方面促进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造了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一面承受着压力,但不畏难、不服输的精神支持和彼此的团结合作,但老师们也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与挫折中逐步实现着自我的成长。在课程建设和教研组主动发展过程中,组内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相关课程发展有待强化、模块整体教学设计还需推进完善、资源库建设有待加快、活动课程部分内容传承有困难、专题框架下的资源精品化有待加强等。
    通过此次会议,化学组将秉承“团队、责任、荣誉”六字方针,争取创造有质量、有特色、起到引领作用的省常中化学组!
2、曹丽敏老师获优秀教师称号
201011月曹丽敏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被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3、化学组教师在常州市区高中化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佳绩
在第一轮出线的四十位选手中本组教师占十一位,在第二轮出线的十二位选手中占三位,在第三轮出线的六位选手中占三位,市区三个一等奖中我校占两个,分别是张金怡老师、王凯老师,吴栋老师获得二等奖。
4、课堂探索又迈上新台阶
本学期化学组教师踊跃开课,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江苏省高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中,王凯老师的的《氯碱工业》一课的设计获得一等奖,张金怡老师的《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课的设计获得二等奖;在开学初化学组老师进行了探索性课堂的教学与研讨,我组房寿高老师开设了一节高三复习课《有机物关系网的建构》,受到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响应常州市电教馆的“春晖工程”,张金怡老师录制了一节题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录像课;在我校校庆公开课活动中,化学组“基于课程统整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研究”开设了两节公开课,分别是陈卫老师的高三复习课《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吴栋老师的高二新授课《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其中的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来宾们的一致肯定;房寿高老师的市级研讨课《硫酸亚铁晶体的制备》一课充分运用了对话的教学手段;曹丽敏老师在市重点中学八校交流的会课活动中开设了《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市级公开课受到专家和听课同行的高度肯定;沈燕萍的美国课程班全英文的公开课《氧化还原反应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
5、科研论文层次提升
本学期化学组教师在省级期刊上共发表论文9篇,其中全国核心期刊3篇,获奖论文18篇。
6、专题报告进一步扩大化学组的影响
2011年江苏省“小高考”命题信息研讨会上,曹丽敏老师作了主题为《如何强化2010年江苏化学“小高考”最后复习》的专题报告;
2010年江苏省高考信息发布会上,胡爱彬老师作了主题为《如何进行高考复习》的专题报告。
2011年常州市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研讨会上,房寿高老师作了主题为《近三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非选择题命题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的专题报告。
7、外出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提升境界
曹丽敏和高慧娟老师在古都洛阳观摩了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
胡爱彬和张金怡老师于9月底赴英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
胡爱彬、江军、张金怡三位老师西安参加了新课程中学化学实验和实验教学研究成果交流培训。胡爱彬老师的《实验激活化学课堂教学初探》、江军老师的《构建学生自主实验体系的探索》均获论文类一等奖。
8、启动新一轮“元博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本学期已经进行了试题命制、作业点评两个环节的比赛,青年教师们积极准备,踊跃参加,借组这一平台,老师们的教学基本功逐步提高。
9、我校学生在第二十四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决赛于2010912落下帷幕,我校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共取得十九个省级一等奖的好成绩。
10、组建化学实验社团
本学期在江军老师的策划和组织下,以化学实验社团的形式将热爱化学、喜爱实验的同学组织起来,以实验能力强的同学为骨干,以课题研究为社团活动内容。这是我组在学生自主实验的开展形式上做出了新的探索,让化学实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具个性的平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