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对数学组三年主动发展进行了中期评估,此次活动由尤国兴主持,参加评估的成员有省常中戚宝华副校长和全体数学组成员,同时还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两位专家进行指导,他们分别是常州市一中的数学组教研组长李金蛟和前黄中学的数学组教研组长徐伟。
首先,省常中数学教研组副组长周健老师对于三年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他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介绍数学组在两年内所作出的努力与探索。第一、数学学科的课程方案。在标准课堂的基础上开设了拓展、竞赛、预习等选修课程,同时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课程也是数学课程的一大特色。不仅使得课程校本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同时在各项活动中尤其是数学竞赛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第二、课堂教学的研究。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战场,数学组在探索性课堂、预习指导课、预习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高三复习课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以及在备课-上课-评课-反思等一般教学流程上都有相应的研究与积累。第三、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课题研究到校本研究,从周敏泽名师工作室到青年教师的培养,每一个工作,每一个细节都认认真真地完成,同时也取得了一个非常好的效果。第四、教研组建设。他从名师影响、全员参与、活动承办三个角度简要的介绍了数学组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并且省常中数学组被评为“常州市首届示范教研组”。
其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分别基于本年级的特点对于备课组建设与发展做了相应的汇报,并且提出了一些想法。他们对于老师和学生都做了一个相应的情况分析,并且基于年段的实施目标陈述了本年级的特殊性,同时也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接着,两位专家对于数学组的总结分析进行了点评与建议。常州市一中的李金蛟老师非常中肯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在“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教师的主动发展”等方面肯定了省常中数学组的很多做法。同时也指出,如何将数学老师的宝贵资源文本化,尤其是怎样将平时的智慧积累文档化,以使得更好的进行交流。同时,对于中年老师的发展也要重视,解放思想,解放观念,以促使每一位老师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黄中学的徐伟老师从文本的角度非常细致的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一是如何把目标更加的明确化。其次可以将内容更加的充实与完善。例如校本化课程的开展可以更好地从报告中体现出来。三是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如何走向专业化,并且指出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一个微型的科研。另一方面,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教学指南、高三教学、资源建设,他也做了一个深入地剖析并且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最后,戚宝华副校长从宏观到微观对于此次评估报告提出了建议。首先他提出三个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1、如何看待发展规划和教学指南的关系。2、如何体现论证报告的专业性,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3、过程性材料如何更好的体现出来。其次,通过回顾省常中数学组的辉煌历史表达自己的期待与希望。尤其从三个维度强调如何去处理:数学课程的选择性、课程教学的深刻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最后,他再次非常具体的对于此次报告提出三个方面的想法。1、如何将发展规划通过更显性的指标来充实和具体化。2、如何体现数学组的特色,使得更加的专业化。3、关于教研组建设,他从责任与使命,更新与发展,教学与研究等方面深刻而具体地提出建议。
此次中期评估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或许三个小时难以浓缩三年的发展规划,三年的努力与尝试,又或许三个小时足以引发数学组每一个人的思考,思考自己的成长,思考学生的发展,思考课堂教学等等,而这些都将回归到每一堂课,每一次思考,每一个细节。省常中数学教研组将利用这次中期评估,认真反思总结,从文本到行动,从规划到现实都将铿锵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