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参加国培计划(2010)数学研修班收获
发布时间:2010-10-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玉娟

 

1018~1025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0)在人大附中开展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高中数学班研修活动,感触和收获颇多。
感受之一:国家教育部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出人意料
首先,国培计划非常重视示范性培训工作,由中央本级财政支持实施,每年投资5000万元专门进行培训。为了落实国培计划的实效,还采用了招投标评审制。其次在这次人大附中举行的高中数学研讨班培训中,国家师范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唐京伟、研修班执行办公室主任黄文峰还专门出席开班典礼并致辞。
感受之二:人大附中对培训活动安排的精致程度令人感动
人大附中作为中标的唯一的一所中学,显示了他们的实力。但更让人体会深刻的是他们精致周到的组织策划。首先制定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课程。既有全国资深专家和学者的精彩报告,又有学员与专家,学员与学员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既无保留地呈现人大附中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还安排北京片区顶级学校的实地考察。其次,周建华副校长和数学教研组长梁丽平作为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培训活动,身为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的他们,在本次培训工作中对所有学员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另外,人大附中对学员的生活上高规格的安排也让我们感到格外亲切。
收获之一:专家报告使我收获丰厚
顾泠沅教授《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中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的讲座,让我了解到:技能、知识、态度是教师走向专业成功的三大支柱,尤其是学科教学知识,它是教师资格认证和培养向度的核心成分。启迪我要从课堂实践的需要出发,思考如何指导我的学生在“做中学”,尤其是在“读中学”。
章建跃主任关于《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教学设计研究》的报告,使我认识到中学数学学科知识包括:中学数学课程结构体系、教学重点的知识;学生数学学习难点的知识;关于重点知识的教学解释的知识;关于评估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的知识。这些应正确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启迪我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应该成为终身的追求。
周建华校长的《数学教学研究与教研论文写作》让我明白中学数学教学要扎根于课堂,要深刻研究教学对象——教材和学生,从而形成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启迪我要且行且思,且思且写。《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让我对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王建民老师的《中学数学课堂教育与教学艺术》讲座使我知道要用科学的理念指导数学教学,对数学的理解要科学。启迪我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哲学的思想思考数学问题,再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严加安教授《科学与艺术:大道至简、大美天成》的讲座让我记忆深刻,深深体会到深刻的大道理都是简单的,真正的美都是大写意的。我一定接受严教授的建议,抽空多读中国古诗,并让之潜移默化为我的数学教学服务。
省常中校友李文林理事长为我们展示了《数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让我了解到数学的实质是“证”和“算”。因而中学数学教学要加强演绎推理和运算能力的培养。让我再次体会到(大学学的忘记了很多)数学内容博大精深,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了解,多学习,并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
鲍建生教授的《聚焦课堂——通过研究改进教学》报告让我明白;必须在实践反思才能真正形成PCK的核心知识;学习理论是有效教学的保障;走进课堂的教学研究才能是有效的。启迪我应多看些有关PCK的理论著作,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仁研讨PCK的核心知识,并通过教学来进行实践和反思。
王人伟老师的《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讲座,使我体会到到如何在具体的解题教学中体现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运动变化思想)。启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于巧妙地对数学题作变化和改造;形成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且逐渐变为自己所固有的东西。
曾天山研究员《以教研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提高质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应该通过课题研究来提高教育质量;课题研究要讲科学有方法。启迪我要善于捕捉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选好研究的点,并进行科学、规范的研究。
季苹教授和顿继安教授的《研究学生的方法与策略》讲座从理论层面上很好地说明了知识和能力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启迪我数学教学要充分讲述知识的产生原因与过程,应多分析学生,这样教出来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要多了解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需求,从学生理想目标的最近发展区进行研究。
省常中老校长史绍熙校长的侄子史宁中校长的《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报告,指出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能够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能够抓住数学的本质,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积累专业思维的经验、进而形成学科的直观。再次给我启迪:只有理解学生,理解数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郑毓信教授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报告,让我明白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重点关注三大问题: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思想、数学教育思想。一线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不能人云亦云,应有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启迪我的教学生涯中要争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
单樽教授在《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讲座中,从不同观点谈数的扩张、字母表示数、方程观点、函数和平面几何等基础数学教育方面的问题。启迪我要用心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抽空阅读《解题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数学解题教学。
林群老院士的观点:我人生的两大享受,一是教数学,一是学数学,让我很受感动和震撼。
收获之二:人大附中让我大开眼界
无论是刘彭芝校长还是周建华副校长的专家报告,还是数学组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前沿做法;无论是三位数学教师关于中学数学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技术,还是年轻教师展示的公开课。我切实地体验到作为学校领导层,他们不仅善于管理,而且有理想、有信念、有人格魅力、有领导魄力;而作为数学学科组,他们有强大而乐于探索的团队力量。从中可以折射出人大附中人的智慧和能力,这也是他们之所以能走在国内乃至世界前列的原因所在。
收获之三:观摩学习给我很大启示
这次培训安排了通州区潞河中学、丰台区十二中、西城区北师大附中的实地参观。这三所学校都是所在片区上最好的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浓厚。虽然呈现的都是常态课,但师生站位都很高,每节课都非常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娓娓道来,虽轻描淡写,但都能打在关键处。虽然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总体而言,他们的课堂让我大开眼界,学员的点评也让我收获丰厚。
收获之四:同班学员让我刮目相看
课题开题报告会,让我见识了同行学员们的智慧和研究才能。周建华校长高屋建瓴的针对性的即兴点评,让我再次领悟到他高深的数学研究功底和独到的敏锐力。也让我思考如何进行适合我校数学学科的研究课题。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提供这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