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QUT的日子(三)
第三次写“半月谈”时,我在布里斯班的日子已进入倒计时。上周,生平第一次在国外“欢”度中秋,体验了一把“每逢佳节倍思亲”。只可惜赶上一场大雨,未能与祖国同胞共赏明月。
这两周是澳洲中小学的假期,等公车时再也见不到那些“最熟悉的陌生人”,颇有些冷清。可一到周末,周围的几个海岛或市里随处可寻的公园、绿地就成了全家冲浪、烧烤、旅游的圣地,热闹非凡。有幸游历了世界闻名的Gold Coast,虽未能下海,可在沙滩上看着太平洋里前赴后继的弄潮儿们,感受着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依然体会到一丝幸福的味道。
我们在QUT的学习,随着课程逐步深入,也即将进入尾声。本周,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培育教师教学能力为目的,利用先进的信息和媒体传播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有目的地系统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此次微格教学展示的是我们原生态的教学技能和特点,使用国内的牛津教材,采用我们习惯的教学方式,每位教师准备5分钟的课堂内容,事先写好教学目标、设计具体教学活动,上课时由同行的老师扮演学生,全程录像。最后,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所有老师一起观看上课录像,依据录像,每位教师进行自评和互评,直观地感受和剖析自己的课堂,并虚心听取同行意见。当然,QUT的老师也全程参与,并给每位同学填写反馈表。短短5分钟,却也浓缩了不少心血。令人兴奋的是,我们精心的准备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一上午3个半小时,不仅我们异常地enjoy,在场的老师Stacey也连连惊呼,这是她7年来所教班级中表现最棒的,兴之所至,还给我们写了一封小小的祝贺信。班长兴奋地想要把评语裱起瞻仰,我们仿佛一下回到了学生时代,被老师的表扬弄得乐不可支。
两周之后,我们将进行第二次micro-teaching,要求采用澳洲的authentic material,并运用课堂所学的教学理论和技能,展示学习成果,相信我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