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S/YFU/ AYA/NACEL/SEP等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在我校已开展多年,越来越多的我校学生走出去,感受异样的文化。在国外的生活和受教育经历中,他们深层次的了解不同国度社会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他们一方面快速提升外语水平,增进对该国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海外独立的生活,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个性,提高了沟通协调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今天所呈现的一篇文字是我校高二学生吴澍盈从美国发来的关于参加这一项目的感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的中秋佳节,月圆之夜,我将独处万里之遥的大洋彼岸,细细品味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作为省常中2010年sep交换生,九月初,我来到了美国的高纬度州蒙大拿州,并就读于大瀑布城的一所私立高中。学校很小,是所基督教会学校,我的美国爸爸(sep学生都有安排好的接待家庭)送我去学校时,我看到的是教堂般的校舍,整个学校就200多人。可能是纬度高,整个州鲜有交换生,整个学校更难得一见亚洲人。同学们异常热情友好,一见面就笑着打招呼welcome to Montana! 还争着问我:“学校怎么样?有没有不适应?为什么不去参加xx课程?还有的追着问我姚明,成龙……”感觉很温馨。老师安排了一个置物柜给我,同学Tory就领我先去上圣经课了。老师是Mr.Dierking,相对其他的课,圣经课氛围比较严肃,老师虔诚地讲解,同学们安静地听课。第2节是Mrs.Hall的英语课,课本内容比国内的深奥,课却上得很简单,只是划划形容词、副词,然后完成练习,其实就是学10个词,只是这里的词比较复杂。老师稍作讲解,就让学生自习了,于是所有的人开始聊天,老师也参与,一节课45分钟马上就没了。下课后,我赶赴历史课的教室,坐下后正好上课。美国中学是走课,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所以课与课之间很赶。历史老师Mrs.Pierce则是解答同学对书本的问题,问题解决后,同学们就开始聊天……,似乎美国学生的学习是在聊天中完成的,这让我们这些牢记中国课堂纪律教育的学生来说,着实不习惯。上午的最后一节类似美术课,其实有点家政课的感觉,玩游戏、烧菜、手工、模拟股票交易……,难怪美国人股市厉害呢,连玩游戏都在玩股票。可他们却连普通加减法都要用计算器,看见我能很快报出答案,他们非常惊讶,老师也夸我很厉害。
下午的数学课,物理课都不难,只是专业词汇听不太懂。下午3点,学校就放学了,站在学校的排球训练场上,听着周围不再亲切的语言,我被浓浓的孤独包围着……。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半月过去了,夜晚,我每每仰望夜空,寻找那一轮明月,我知道14小时前,这轮明月曾挂在我家乡的上空,我知道她每天忙碌地升起落下,就是为了传递遥远的信息和祝福。尽管我越来越熟悉美国的生活,尽管我耳边的语言似乎不再刺耳,但只要一点点的小事,一点点的触动,就能轻易拨动我心中的思乡之弦,令我想起家乡的亲人、师长、校园、同学……。
临近中秋,月儿似乎越发地圆了,今年的中秋我肯定是无法在家乡仰望圆月了。但我坚信,我们看到的是同一轮圆月,天涯共月圆嘛。我更坚信,明年的中秋,我一定会在家乡看月圆。
省常中SEP交换生
吴澍盈
2010年中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