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引领 学校行动
——记常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坛活动
9月10日到12日,在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常州的近4000名中小学教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常州市教育局、常州高级中学联合举办了一次“纲要引领下的学校行动”大型教育教学论坛活动。内容有俞敏洪、魏书生、任小艾等人的专家报告,有丁岳林、何一希两位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展示研讨,还有常州高级中学德育工作介绍和该校5位80后班主任的展示交流,与会的教师齐聚在常州中学可容纳近千人的会场和两个报告厅尽享思想的盛宴和精神的大餐。一位曾多次参加各类会议活动的老师惊叹,“偌大的会场几乎没有手机声,没有人频繁走动,真是难得、少有。”据悉,主办方会将所有的活动视频上网发布,让更多的老师分享。
解读“纲要”:需要从日常的校园生活做起!
这次论坛是在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召开的,7月1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8月28日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启了新时期教育的新征程,带来了教育发展的新契机。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在开幕式上强调,“教育的变革口号很大,要求很高,但教育的变革常常又是静悄悄的。它必须植根于课堂,植根于每天的校园生活。”受邀来做报告的“国家纲要”制定专家组成员魏书生也表示,“实施纲要,就是从最基本的最平常处入手,实实在在的做些事情就是坚守了神圣的教育职责。”他说,我们是为了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教,因此就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人民教育》编辑室主任任小艾女士围绕国家“纲要”中的三个高频词谈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第一是“选择”,她认为,有选择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用一个模子去培养人的强制教育是糟糕的,人为的强制教育会扼杀天才的创造力。第二“适合”,她强调要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要因材施教。第三是“特色”,她认为每个人都有他的生长图谱,每个人都有其个性,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为其“培土、浇水、施有机肥”。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先生谈“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多给孩子一种信心、一种感觉、一种美好和一些鼓励。他“告诫”在座的教师考试不能成为教育的方向,应该更多地从民族的未来、教育者的良知和孩子的长远发展来思考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实施“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纲要”是指引,如何贯彻落实?服务在行政,保障在政策,实施还在于学校!丁伟明局长说,“我们开学之初举办这样的全市性的活动,就是希望通过一所学校,一个点,思考教育的本义,思考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怎样来培养人。”
作为全国新课程改革样板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模范学校,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始终坚持“学校最核心的发展是德育的发展,最有效的投入是德育的投入”。该校分管德育的张焕平副校长在会议期间介绍了学校的德育框架,“以严格管理、教育引领为德育主体内容,以体验、激励、班会为主要方法,通过“三动、两转化”为主要途径,结合班主任自身的特色形成不同的班级管理风格,从中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正义。”他说,“我们一直致力于让学生享受高起点、高品位的德育。”
该校每学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万炜、李镇西、任小艾、魏书生等一大批教育专家受聘为顾问定期到学校指导,常州市仅有的两个高中班主任名工作室都在该校,并且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营”。本次论坛,学校5位“80后”年轻班主任悉数登台,动情而又幸福地讲述着他们的教育追求和教育故事,“做一个有‘道德洁癖’的班主任”、“让学生享受高品位的班级文化”、“用班会给学生注入生命的激情”、“追求成为一个有高度的教育者”、“致力于打造一个有热度的班集体”……青春靓丽的他们充满激情和热情,两个半小时的工作交流,五位老师与学生间的动人故事,一次次震撼着在座老师的心,掌声在会场久久回响。让人动容的是他们教育追求的高品位、高起点和高质量。引导学生成长、成人是他们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
一个范例:名教师思想经验的总结、提炼与传承、创新
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学校变革根本在课堂!本次论坛安排了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板块,市教研室联合常州高级中学为两位工作三十年的特级教师丁岳林和何一希举办了他们的教育思想主题论坛活动。江苏教育出版社为此出版了他们的教育思想、艺术文集,据悉,这样的书常州市教育局还会继续出下去,而且对象将扩大到常州市,丛书名称叫“常州好教师”。
在论坛上,两位老师分享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教学实践、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育感悟。江苏省物理教授级高级教师丁岳林认为“教学即研究”,应结合实际和日常教学撰写教学案例、教科研论文。英语特级老师何一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四步法”教学:学生预习——小组讨论——教师解答——创新运用。这种教学程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教学中“信息差”的设计,注重教学材料活动的趣味性、时效性、互动性。参加论坛的大多为常州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互动环节他们坦诚发问,“青年骨干教师如何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获得更好的发展?”“高三教学中如何实现分层教学?”“相对落后的学校中青年教师如何成长?”两位老师亦坦诚回答,场面热烈。
参加活动的教育局常仁飞副局长认为这种活动的价值在于:“呼应全教会的精神,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激励大家见贤思齐,促进常州的名师队伍建设。”以后将在全市推行此项活动。
聆听窗外的声音,守望教育的理想,分享花开的幸福。教育的发展挑战仍大,问题尚多;“纲要”的理解需要更多元,更细微;“纲要”的贯彻需要探索新途径,寻找新办法。专家的引领和思想冲击,教育内外部的相互融合与沟通,青年教师的高远价值追求的确立,名教师经验的提炼与传承……纲要引领,学校行动,本次教育教学论坛的举办只是探索路上的一朵浪花,一个范例,一种视角,一支催化剂。它呼唤的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老师尊重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主动发展的实际行动。(刘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