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原创]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外语组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0-07-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秦艺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外语组大事记
 
1“期初探索性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拉开新学期帷幕。
  新学期伊始, 省常中便开始了探索性课堂教学展示研讨。英语组董焱老师开设了一堂逻辑思维探索课——刑侦推理故事All in that morning。教研组的老师带着假期精心准备的听课量表进入了课堂,随后进行了主题研讨。
     董焱老师在简短的寒暄后,以学生较为熟悉的侦探福尔摩斯、柯南等图片导入到主题——刑侦故事的推理。在从气氛、词汇、文本输入等方面做好铺垫后,董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了自由逻辑推理,之后又以问题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了预设推理,最后布置了书面的作业。董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精妙的设计赢得了听课老师的赞许。
     教研组组长黄小燕老师组织大家,就探索语言课堂中的几对平衡关系这个主题进行了研讨。老师从预设与生成、思维引领和语言习得、教师个性风格和普适性三方面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该课堂体现了交际型语言学习的本质:用语言做事,用语言思考。董老师在语言知识、词汇、气氛等方面,铺垫得非常自然、到位,尤其是巧妙的利用word bank形式处理了生词,但在推理方面的预设,可以进一步加强。另外,在非显性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训练课堂上仍然要注重语言的输入,并注重阅读方面的指导。在课改的新形式下,语言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但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也不可或缺,语言教学的艺术在于巧妙地找到语言教学中的几个平衡点。
     通过开学初这次探索性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大家领略了新的教学设计和听课方式,很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大家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满怀激情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2走进西交利物浦大学------ EAP论坛之行
226-28日,谢晓枫工作室成员和我校部分英语老师到来到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参加了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的论坛。在英语语言中心负责教师的介绍下,详细了解了该校在自主教学活动和管理中作的探索,对省中进行的自主开发教学材料、有效评估学生等活动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接下来的论坛活动有典型的西方风格。参与活动的每一位老师被分成了几个小组,老师自由选择教室参加不同任务的交流!而老师们是要全程参与在任务中,于是,接受、质疑、思辨变得顺理成章。为了全面了解这所大学对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教学风格,我们参与活动的老师特意分工加入不同的组。如何解决达标和规范运用成了参与老师们和该校教师激烈讨论的话题。短短的一个小时,酣畅的交流,每一个参与者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两天的学习交流收获颇多。会后的交流中,我们充分感受到这是一所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为使命的学校,而中学教育又能为这种人才准备什么是我们感到沉重的任务。
 
3.第七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
327日至29日,在合肥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中学(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范丽君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执教牛津教材的project版块,其教学设计一改以往把project中的文章当做次阅读来处理的方式,把文章处理为学生写调查报告的sample, 通过对选题理由、文章结构、写作方式、遣词造句的分析,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理念,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
 黄小燕老师应邀参与了本次盛会,并担任《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观察表》的研制和使用,使传统的听评课过程有了更多维更专业的观照,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更为深刻的思考和更为主动的反思。
 
4.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项目1:演讲比赛
4月上旬,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活动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提前十分钟抽话题准备英语讲演,二是接受台下各老师提问,即兴阐述。话题涵盖环保、家庭教育、科技、时尚、艺术等。参赛教师们或庄或谐,或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或蹊径另辟、热情奔放,既展示了我组青年教师日渐成熟的良好风貌,也“秀”出了扎实规范的语言功底。
最后,我校特级教师何一希老师应邀对所有参赛教师的表现一一点评。
   项目2:教学设计比赛
    5月,我组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以牛津教材中最具挑战性的Task为题,要求选手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设计并说课。
 
5在2010“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再获佳绩。
2010年5月14日至16日,我校9名学生作为常州赛区代表队的成员,在南京进行了2010“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半决赛)。
通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努力,9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由资格赛,初赛,复赛,常州赛区半决赛,再到常州赛区决赛,一路拼搏,在全市几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市前20名,成功晋级江苏省决赛。
15日上午7:30大赛正式拉开序幕,上午下午各有两大不同批次总计199人进行两个不同环节的比赛。第一环节,话题演讲,题目为“If I am a spokesperson for Shanghai Expo, I will…”,第二环节,定向主题自由讨论,又称“Free Discussion”,我校选手发挥出色,总体成绩优异。王苡人,范天一,赵凯明和谢涵逸4名同学获省一等奖并进入决赛(全省31人,常州5人);张起铭,朱梦怡,张璐,叶晨和李晓炎5名同学分获省二、三等奖,并授予证书及奖牌。
我校团体总成绩又创新高,在全省各参赛队伍中位列前三,自我校参加“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以来,历年成绩不断进步,今年又是成果卓著的一次比赛,不仅增长了选手们的阅历,更培养了选手们的胆识与心理素质,也为选手们与其他队伍之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选手们进一步全面发展。大赛组委会也对我校师生做出了高度评价。
 
6. 开展“何一希教学思想”研究
何一希老师是我组的优秀代表,其教学思想无疑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组自三月份起开始着手准备素材,成员共分为四组:访谈组、感想组、感恩组和校外组。由青年教师组成的访谈组从不同角度对何老师进行访谈并整理成文稿,在访谈过程中也深深为何老师高尚的人品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所折服。与何老师共事多年的组员也从不同角度撰写文章。目前文稿尚在编辑中,预计将于2010年教师节前出版。
 
7. 2010届高三在一模、二模乃至高考中均获佳绩
  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高三英语备课组发扬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坚持减负增效,向课堂要效益,在历次重大考试中均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10高考中,英语单科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高考成绩事先历史性突破作出了贡献。
 
8. 与其他部门及教研组精诚合作,打造学校经典活动
积极参与国际部组织的各类对外交流活动,如汉风龙韵、汉语桥等,我组参与人员起到重要作用。
张梦婷与政治组共同参与指导的模联活动在今年北大模联中取得历史性突破。
 
9. 教科研工作扎实稳步进行
     本学期部分成员继续积极参与省课题的研究。
     秦艺老师申报主持一个校级课题。
     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近十篇,有三篇论文获省级、市级奖励。开设市级公开课近十节受到专家同行好评。
                                           2010-7-4 赵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