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视频]烙画家汪鹤鸣校友谈入展世博的作品
发布时间:2010-06-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近半个世纪的“火笔”绘丹青,艺术的青春在退休后迸发,原常州市教委主任汪鹤鸣先生,历时近三个月的精心创作,两幅烙画艺术作品《熊猫喜迎世博》和《伏虎》正式杀青,并得到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荟展》执行委员会主任、艺术总监王永庆先生的肯定,将正式参加上海世博会展览。
  记者日前来到烙画艺术家汪鹤鸣家中,看到两件烙画艺术品均已装裱完毕,置于客厅。《熊猫喜迎世博》以高2.3米、 宽2.8米典雅高贵的明朝款式屏风落地摆放。

  [(同期声)] :烙画艺术家 汪鹤鸣
  这画板上面的十只熊猫是姿态各异,五只熊猫在吃,五只熊猫在玩,五只熊猫是近镜头,五只熊猫是远镜头,有七只熊猫在地上,三只熊猫在树上。画了东方明珠,跟世博会结合起来呢有中国馆,旁边一个呢是世博文化中心,这边是世博中心,远近也出来了,天地也有分了,这整个画面反映了熊猫喜迎世博。

  画面上的这十只熊猫,今年1月5日,由四川运抵上海,1月26日,汪鹤鸣应邀赴沪采风,拍摄了80余张照片,着手创作。把黑白熊猫怎么体现到烙画板上,怎么用烙画形式来弘扬民族文化,汪鹤鸣着实费了一番心思。

  [(同期声)] :烙画艺术家 汪鹤鸣
  本来一般熊猫的烫烙啊,它就是黑白分明就可以了,但是你要表达熊猫它这个立体效果,还有那种毛感,那么在烫烙的时候呢,实际上不管是黑的部分或者是白毛的部分,都是一个很细腻的操作过程,它毛感的表现出来,就要用尖笔一笔一笔地把毛烫烙,然后呢有一个立体效果出来。
  
  屏风背面,则是两种字体烙制的书法作品:“浦江涌春潮艺坛烙画庆世博,蜀地出国宝熊猫童真传祥和”。客厅上方,《伏虎》则以精美卡纸装裱后镶于红木镜框中。画面为汪鹤鸣年仅5个多月的小孙儿形象,虎头虎脑,端坐在卧虎中间,并以菩提树为背景,一派人虎和谐相处的景象。

  [(同期声)] :烙画艺术家 汪鹤鸣
  是我的小孙儿,五个月多一点,那个形象跟老虎结合在一起,一个是躺着,一个是伏在那里,两只卧虎,中间小孙儿的形象,人虎和谐相处,又是虎年嘛,在世博会举办之年又是我们中国的虎年,我觉得这个进入世博会他们也欢迎。
  
  烙画源于常州的宫梳名篦,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常州地区送展的梳篦曾获金奖,而今,作为由此发展而来的烙画艺术能够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上进行展览,汪老显得十分高兴。

  [(同期声)] :烙画艺术家 汪鹤鸣
  这一次我们用常州由木梳发展起来的,常州烙画来表达伏虎,表达熊猫喜迎世博,我觉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两幅烙画作品,主办方给予高度评价:“构图典雅,烙画创新,平和中不乏灵动。”作品同时也凝聚了国内许多艺术大家的心血,如《熊猫喜迎世博》的背景选用上海标志性建筑突显世博会主题的匠心独妙之笔得益于全国著名山水画家言亢达先生的建议,反面的篆书则是出自上海工艺美术总公司总经理、著名书法家许思豪先生之手。据悉:两幅作品将于9月份在世博会《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荟展》中亮相,全国仅有两件烙画作品入展国家馆。教育时空报道。(盛劲松 阮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