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心路八十里----“坚韧行”之碎思(二)
发布时间:2010-05-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成兵

 

                 
                            ---“坚韧行”之碎思(二)
讨论课程的归属问题,使人不免有“狭隘的课程气节”之嫌。事实上,我们应该有一种大课程观,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无所谓大小主次之分,生本教育才是最主要的。而且,任何一门课程都不会也不应当全是这门课程自己的事情,就像人不能生活在真空里一样,一门课程的开设、发展和完善都离不开其他课程或多或少的影响,就课而教课未免太肤浅,也不会走得太远(“工夫在诗外”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还有一个故事,是说某人练书法,到一定程度后久滞不前,于是求教四方,答曰:练太极。又有一人练太极也久滞不前,问教于人,答曰:练书法。听上去很玄,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竟然能相互作用,其实对中国古老和传统文化略通的人,即会明白这一文一武其中的道理),这是一个如“生物链”般的“课程链”,缺一生态即被破坏,其存在与否,应由社会需求的进化来决定。面对学校的众多课程,只扫自家门前雪式的教育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凭借考试而获得“宠爱”的课程只能说明其学科本位教育价值的缺失和迷失。那种拆东墙补西墙、压缩删除其他课程的做法除了因以考举贤而立场不坚的无奈外,恰恰是说明和解释了其能力不逮、效率不高,需要恶性循环式的狠补,以时间来凑效果。我想,这种亚健康的教育方式必定有他的病兆反射区,其反射区不在学校就在社会,不在现在就在将来,甚至还能遗传下代!就像父母为了使孩子长高,只拼命补钙,却忘了如果没有维D和太阳的帮忙,钙质就不能完全吸收,再加上没有科学的锻炼即使孩子最后长得比较高,也是腿软臂细骨脆。人的机体需要营养平衡,教育也是一样。成绩如钙能使学校变得高大,但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潜力才是我们的终极理想。好似一瓶酒,久陈弥香、开瓶香远、品后味长才算得上是好酒,短视的教育是香精勾兑甲醛的伪酒,喝得不多时还不至于出事故,只是在慢慢地毒化着躯体,还能凭借“红肿之处艳如桃李”而引人一时耳目。高手弈棋,目的都是攻蒋保帅,只有善用某个战术的高手,没有只重视车马炮而忽视士兵象的高手,高手会依规而行,驭各子所长。学校教育是一盘棋,从课程设置和力度方面讲,如果面对学校教育的营养不良、弃子不用、用子不力、力而不达的现象,我想说,观棋不语非君子!
挖掘培养学生潜(能)力、触动学生的心灵这应该是实现一门课程教育价值的不二法门,也是其存在必要性的体现,兼具这两者的课程想不出彩都难。蹬脚、爬行、站立、走路是成长路上的里程碑,这种在幼小时代出于本能常常努力练习并让父母大喜而且能作为邀功请赏的举动,已渐渐被我们遗忘。蓦然回首阑珊地,教育原在最简处:教育竟可(也应该)与人的本能而且是最初的本能相结合。这就是我们不同于别人、我们省中不同于别人的地方,选择了“坚韧行”类的课程,是敏锐是回归是理性更是睿智。
据报道,把青蛙放在凉水锅里,渐渐加温,青蛙从最初的不知不觉到舒服自在到被煮沸,都没有出锅逃生,而把另一只青蛙径直扔进沸水中,它却能用“弹簧腿”跳出锅外。我害怕我会像第一种青蛙,毁于一时的安逸,我想以一种宁静中欲求的状态来考验和挑战自己,这是我参加“坚韧行”的第二个促因。(待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