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陆建生名教师工作室成员一行11人赴武进湟里高级中学,举行工作室第十三次活动。本次活动研讨主题为现代散文阅读课型研究。工作室成员徐丽利开设题为《可以预约的雪》的研究课,湟里高级中学学校领导及语文教研组同仁参加了本次活动。
《可以预约的雪》是篇融东方审美智慧和西方宗教情怀于一体的哲理散文,篇幅虽短小,但结构谨严,内蕴丰富。徐丽利老师通过师生合作朗读感知文意,再以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理清作品思路,探究文章主旨,并联系实际开掘课文人文价值。课堂上,徐丽利老师清婉和悦的教学姿态和严谨厚实的教学作风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随后进行的评课活动中,徐丽利首先介绍自己备课时的思考,接着工作室成员相继发表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王鑫老师认为整节课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她通过对教学语言观察的结果,认为徐老师的课堂语言成为链接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的超级链接,无论引入、过渡还是总结,徐老师都能恰到好处地处理课堂的内容层次。欧阳林老师认为这节课让他备感亲切,相信在徐老师的熏陶引领下,学生会喜欢散文,会爱上语文喜欢。他还从学情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的角度建议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让学生放得更开,表达更自由。尚嶔老师认为这节课充满预约的精彩,主要表现在教学结构巧妙、问题解决有效、朗读训练到位。丁坤老师在发言中说,自己听过三次上这篇课文的课,这节课最为精彩。尤其是充满诗意的朗读,事半功倍,达到了“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的效果。李惠芬老师认为,这是诗意的课堂,听完觉得舒服,很享受。这得益于教师的语言与文本的调子高度一致。她结合以前到上海听课的例子,主张散文的美感需要课堂去追求,需要师生共同创造,将语文味充分体现出来。戴年陶认为徐老师引领学生完成了两个解读,一是解读文本,二是解读人生。徐老师特别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思考文本的哲理,进入完成真实的自我观照。程代军老师认为,热爱学生是进行教学对话的基础,而从教师的教态就可以发现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否真诚,徐老师的轻言缓语之间传递的是亲切和平等,是期望与感动,值得学习。他还就教学重心的前移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老师们多关注学生在预习中是怎样提出问题的。
工作室领衔人陆建生老师在总结中首先向湟里高级中学的领导和老师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提供了这样一次研讨机会。他赞同工作室成员们对这节课的分析与评价,认为这节课整体设计严密,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在导入语与板书上有独到之处,问题情境的创设生动而丰富。他还特别表扬了徐丽利老师克服苦难、积极参加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好学品质,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布置。
工作室第十四次活动预计在六月份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