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常中化学组第二期探索性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
爆竹声中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尽,省常中第二期探索性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2009年2月19日上午,陈卫老师作为化学组教师代表,开设了一堂题为《盐类水解》的研究课。
经过了精心的准备,陈老师的课堂让大家感到了一种清新的面貌。整个一节课脉络清晰,从知识回顾入手,通过实验探究引出问题,再结合实验、理论论证,最终归纳总结,提升为规律。课堂教学重难点把握得当,教学方法形式多样;课堂内师生互动、气氛融洽,45分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过。 与此同时,听课老师也是带着各自设计的听课观测量表走进了陈卫老师的课堂。大家一边细细观察,一边记录思索,更多地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陈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反馈。
课后,听课老师结合自己的观测量表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有的关注了探究问题的设置;有的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体现;有的关注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有的关注课堂问题的生成;有的关注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等。大家也都是坦诚交流,直抒己见,并达成了共识。首先,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自主学习,且结合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其次,根据省中学生自身的特点,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更有深度,要善于挖掘知识的内涵,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再者,应处理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者的关系,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最后,戚宝华校长对本次听评课活动进行了小结,并提出了三个问题:1、公开课展示自我还是展示学生?2、学科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3、听评课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听评课→听评课的目的达到没有。这三个问题也引起了在座老师的深思,大家也将带着这三个问题,逐步开展以后的听评课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使自身专业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