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校新闻>>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2009,省常中人的脚步!
发布时间:2010-02-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高平

        ——学校年度大事回眸

        2009年,围绕“培养在未来社会中具有健康生命、理性精神、主动发展的杰出公民”这一办学使命,我们并肩而行在每一个寻常日子里,每一个寻常日子的前行留下的是一串串清晰的脚印,每一个脚印里都渗透了我们的勇气与责任,还有智慧和创造。我们走得很艰难,也走得很充实!在不断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的过程中,我们铭记着每一份温暖和感动,每一点激励和希望,还有幸福与力量……

      一、老校长获得沉甸甸的新荣誉
        9月27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揭晓仪式在南京举行。著名教育家、我校老校长史绍熙成为20位当选人物之一。
        二、合作办学作出新贡献
        2009年,省常中、常外与戚墅堰实验中学、北港中学合作办学全面展开,双方在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合作办班等项目上开展了紧密合作。合作实验班发展态势良好,不仅受到社会群众的高度赞誉和好评,也为常州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三、常州外国语学校发展取得新成绩
        2009年常州外国语学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学校计算机、科技、英语特色进一步彰显,并以高分通过市优质学校验收。
        四、民主管理进入新境界
        8月,学校议事委员会工作启动,学校紧接着修订了相关章程,选举产生了议事会成员,成立了常设机构,制定了《省常中议事委员会议事规则》。到12月底,已经进入实际操作层面,集中商讨了《省常中教师评价方案》等议题。
        五、教师发展变得更专业
        2月,陆建生、周敏泽、谢晓枫等9人成为常州市第二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12月,曹丽敏、曹文、陈玉娟成为常州市第三批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009年,范丽君、周洁、程代军等老师分别获得省市评优课一等奖;张金怡等10几位老师获得第四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荣誉称号。“青年教师成长营”获第一届常州市直属学校“优秀青年文明号标兵”荣誉称号。
        9月,学校对周敏泽、章昱、徐燕、刘小藻等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和行为方式进行提炼,并汇编成册——《玉梅师风》第1辑,在总结和提炼的过程中,丰富了学校教师文化。
        从10月开始,学校组织年度优秀研究项目评选活动。11月,出台《学校校级课题实施意见》,组织校级课题申报工作。生物组、体育组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11月,学校引领性课题《基于学校课程统整的选择性学习体系构建研究》被批准为江苏省教研第八期重点课题。12月,学校获得常州市优秀教育科研基地称号。
        六、人才培养方式走出新路径
        4月29日,学校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省常中“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签字揭牌仪式。作为上海交大和著名中学在全国创办的第一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上海交大将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设置有关课程并进行授课。进入基地的优秀学生在通过上海交大面试选拔后,将纳入上海交大自主选拔“预录取”范围。
        在2009年自主招生和保送生推荐工作中,我校有170余名同学获得校荐资格;高三(3)班黄超然同学获得首届北大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吴翼、贺云飞等10几名同学提前被清华大学、纽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录取;12月,高三(13)班赵恬同学取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通知书,另外还有近40位学生正在申请世界各地的知名高校。
        七、学生发展变得更主动
        从11月底开始,学校开启“杰出学生”评选活动,在省常中历史上第一次用海选的方式,让学生评选自己心目中的榜样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被关注和认可,把注重评价结果转变为做足评价过程。本次活动历时两月,一直持续到学期休业式结束。
        2009年,学生在高一军训、高二坚韧行、高三拓展的系列磨练活动中,砥砺品格,铭记使命;在个人演唱会、个人书画展和科技节、话剧节、诗歌节、体育节、读书节等主题活动中,合作交流,陶冶情操;在生涯规划、生命教育周、一日体验、成人仪式等活动中,学会感恩,勇担责任。2月,常州市高中仅有的两个班主任工作室被我校囊括,5月,我校以唯一的全票当选首批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
        10月,高三(12)班赴美“AFS”交流学生孙里阳在美国加入了芝加哥当地的交响乐团并屡屡获奖,向当地的人们展示了中国学生琴艺的高超;黄雪倩在圣地亚哥学校成立了中国俱乐部,在当地掀起“中国文化”热潮,被世界日报、华侨网等报道。
        八、课程教学实现新突破
        2009年,循着“课程统整”的理念,学校课程体系框架初步建成,武术、游泳等特色课程, SAT、AP课程、托福课程,头脑奥林匹克、模拟联合国等活动课程,20几个学生组建的社团等相继推出。5月,承办常州市新课程改革现场推进会, 12月,承办传统的常州中学、南师附中、苏州中学、扬州中学“四校交流”活动,我校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相关领导、课程专家、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
        2月,全体教师以“探索性课堂教学展示和主题探讨”活动拉开新年新学期开学的序幕;7月,历史、政治、地理教研组主动构建了“大文科”合作组,组织学生成功开展了“人文之旅”活动;9月,部分教研组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研究逐步推开,生物组已经着手《生物实验教学的课堂观察研究》,并多次在对外教学活动中进行展示和交流;10月,大文科组又成功举办首届“叔湘杯”人文知识竞赛;9月和10月,英语、化学两个教研组分别承办江苏省英语评优课、江苏省化学过程性培训活动。我校相关教研组的活力得到激发,影响力正在逐步彰显,教研组建设进一步走向专业,建设途径进一步拓宽。
        暑期,各学科备课组精心编制了《学科教学指南》和《学生学习手册》,并上传常州教育信息网,成为我市高中学生共同享用的教育资源。10月,全校推行学科模块免修制度,高二年级200多人报名考试,60多人获得相关模块的免修资格。这些举措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2009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取得了88个省级一等奖(26个保送资格)的好成绩。吴翼、缪沛晗同学在2009年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牌、铜牌各一枚,吴翼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金斌同学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一年内取得TCHS和TCO两项冠军的选手和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迄今为止惟一的中学生)。
        2月,学校举行 “省常中2009年科技周”活动,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引入了自主实验竞赛项目。科技周工作手册、会徽、标语的设计全部由学生来完成,整个活动全部由学生承办。多个科技类社团在2009年相继成立,其中“头奥社”首次外出比赛便获得了全国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全国第四名)的成绩,10多人在江苏省金钥匙竞赛、江苏省首届无线电能手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
        3月,我校油画工作室正式启动。6月,成功举办“流光溢彩”——高二学生油画作品展。11月,在2009年常州市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闵红和高波老师辅导的学生油画作品《印象》获一等奖。“油画工作室”获常州市第二届中学生社团文化展示活动特等奖。
        九、后勤服务探索新模式
        从8月1日起,学校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的基础上,引进江苏工业学院物业管理公司,学校后勤在校园的保洁工作、水电保障、平时的维修、校园绿化、学生公寓管理方面全面实行社会化管理。
        十、信息化工程跨上新台阶
        9月,数字化校园办公管理平台正式上线使用,同时学校网站全新改版成功,平台为办公管理、资源建设、信息交流、家校联系、师生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11月,自动录课系统建设完成。为教师授课现场场景和课件动态录制、直播、编辑、点播,形成了教学与网络、资源与评价相结合的智能化系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